鉴石引幽路

出自宋朝高似孙的《桐柏山郑先生斋
鉴石引幽路,傍崖开碧庭。
棋留樵客坐,鹅博老君经。
竹榻朝吞日,松坛夜拜星。
山中有公事,鹤触杏花零。
桐柏山郑先生斋拼音解读
jiàn shí yǐn yōu
bàng kāi tíng
liú qiáo zuò
é lǎo jūn jīng
zhú cháo tūn
sōng tán bài xīng
shān zhōng yǒu gōng shì
chù xìng huā lí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在描绘一个居住在山中的隐士的生活状态。他引导他人通过观察石头来走出一条幽深的小路,旁边是碧绿的庭院。隐士们在一起下棋,或者阅读老子的经书,享受着宁静和孤独。他们的生活节奏不同于城市里的喧嚣,白天沉浸在竹榻上望着太阳,晚上则会在松坛下拜倒仰望星空。然而,他们并不完全远离尘嚣,因为有时鹤飞过花树,零落下粉色的花瓣,提醒他们要忙于自己的公务。总体来说,这首诗将隐士的生活描述得非常安静、优美、充满自然。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桐柏山郑先生斋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在描绘一个居住在山中的隐士的生活状态。他引导他人通过观察石头来走出一条幽深的小路,旁边是碧绿的庭院。隐士们在一起…展开
这首诗是在描绘一个居住在山中的隐士的生活状态。他引导他人通过观察石头来走出一条幽深的小路,旁边是碧绿的庭院。隐士们在一起下棋,或者阅读老子的经书,享受着宁静和孤独。他们的生活节奏不同于城市里的喧嚣,白天沉浸在竹榻上望着太阳,晚上则会在松坛下拜倒仰望星空。然而,他们并不完全远离尘嚣,因为有时鹤飞过花树,零落下粉色的花瓣,提醒他们要忙于自己的公务。总体来说,这首诗将隐士的生活描述得非常安静、优美、充满自然。折叠

作者介绍

高似孙 高似孙   高似孙(1158—1231),字续古,号疏寮,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清康熙《鄞县志》卷一○),一说馀姚(今属浙江)人(清光绪《馀姚县志》卷二四)。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历任校书郎,出知徽州,迁守处州。宁宗庆元六年(一二○○)通判徽州,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为著作佐郎。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知处州。晚家于越,为嵊令史安之作《剡录》。有《…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219095.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