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识为臣去国愁
出自宋朝徐经孙的《去国》- 崎岖山路记曾游,谁识为臣去国愁。柏府官中羞豸角,桐江台上愧羊裘。
重违君命留行者,既竭吾才归去休。霜露感人千里思,松楸未扫已三秋。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官员在崎岖的山路上旅行,他心中充满了离开祖国的愁苦。他曾在柏府担任官职,但是因为羞于领取贵族专属的豸角(象征权力和地位),所以感到非常惭愧。而在桐江台上,他看到其他人穿着羊裘(象征平民),反而觉得自己更加不堪。尽管如此,他仍旧违背君命留下并继续旅行,表明他对自己的才华有信心,并决心回去休息。最后,作者通过描述秋天的景象来表现他思念家乡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他未完成的工作和未实现的梦想。
- 背诵
-
去国诗意赏析
-
徐经孙
生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卒于度宗咸淳九年【公元一一九二年一二七三年】,年八十三岁。宝庆二年,(公元一二二六年)第进士,授浏阳主簿。累迁太子左庶子,太子詹事,敷陈经义,随事启迪。景定三年,(公元一二六二年)春雷,诏求直言。经孙奏年来忠谠之气,郁不得行,上帝降鉴,假雷以鸣。人谓切中时病。累官翰林学士知制诰。公田议起,经孙极论不便,忤贾似道,罢归。家在洪、…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214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