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默会于心兮
出自宋朝赵汝腾的《答徐直方问无极歌》- 谓无极不可状兮,造化之枢。谓无极可状兮,声臭俱无。
至哉濂翁兮,是创是图。后来诸老兮,交辨鹅湖。彼是此非兮,畦畛何殊。
究其指归兮,风乎舞雩。吾默会于心兮,徵以通书。
阴阳动静兮,何始何初。人人有是兮,奚问乎吕陆张朱。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在探讨宇宙的创造和运转之谜。诗人表达了对于宇宙无穷无尽、不可描述性的思考,同时也提到了一些历史上的学者,如濂翁、吕、陆、张、朱等人。 诗中的“无极”指代宇宙的无限性和无形态性,有时看似可以被描述,有时又像是不存在一样。这种玄妙的状态被称为“造化之枢”。 接着,诗人提到了历史上的学者濂翁和鹅湖派,他们对于宇宙的认识和理解也有所不同,但是这种差异是否真正重要呢?诗人认为,这些差异只是表面的,真正的指向都是相同的,就像田畦之间并没有多少实际区别一样。 最后,诗人提到阴阳、动静等概念,表明了宇宙的运转变化,以及每个人都可以从内心感知到这种奥秘,无需去问什么吕陆张朱。
- 背诵
-
答徐直方问无极歌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在探讨宇宙的创造和运转之谜。诗人表达了对于宇宙无穷无尽、不可描述性的思考,同时也提到了一些历史上的学者,如濂翁、…展开这首诗是在探讨宇宙的创造和运转之谜。诗人表达了对于宇宙无穷无尽、不可描述性的思考,同时也提到了一些历史上的学者,如濂翁、吕、陆、张、朱等人。 诗中的“无极”指代宇宙的无限性和无形态性,有时看似可以被描述,有时又像是不存在一样。这种玄妙的状态被称为“造化之枢”。 接着,诗人提到了历史上的学者濂翁和鹅湖派,他们对于宇宙的认识和理解也有所不同,但是这种差异是否真正重要呢?诗人认为,这些差异只是表面的,真正的指向都是相同的,就像田畦之间并没有多少实际区别一样。 最后,诗人提到阴阳、动静等概念,表明了宇宙的运转变化,以及每个人都可以从内心感知到这种奥秘,无需去问什么吕陆张朱。折叠 -
赵汝腾
赵汝腾(?-1261年),字茂实,号庸斋。居福州(今属福建)。生年不详,卒于宋理宗景定二年。宝庆二年,(公元一二二六年)第进士。历迁籍田令。如试职馆,授秘书省正字。累官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入奏前后奸谀兴利之臣,很是切直。后官终翰林学士承旨。汝腾着有庸斋集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宋太宗八世孙,宝庆二年(1226年)进士。历官差主管礼、兵部架阁,迁籍田令。累…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184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