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见上江来
出自宋朝项安世的《三山矶答渔父歌》- 我行如辘轳,西上复东下。
触热泝江船,迎霜归越舍。
齐山至禹穴,百六十长亭。
江头矶上叟,嗤我太营营。
朝见上江来,暮见下江去。
君为何物官,拜罢乃尔遽。
语叟且勿嗤,我本寒乡士。
三年饕汉粟,中秘仍太史。
为亲乞左官,得贰江南州。
人淳土物美,官暇餐钱优。
心欢亲意足,家喜朋戚贺。
犯炎束去担,凌涨理征柂。
心力困奔走,性命脱痁痎。
及郊始相庆,有命从天来。
天恩一何厚,别驾升太守。
州名太府尊,地望潜潘旧。
父母爱则深,未谅赤子心。
公荣私养迫,外美内愁浸。
问戌当几时,列宿两经天。
问去当几程,更西行五千。
荆南居其中,此去犹百舍。
回橹指东越,半月可休驾。
瓜时幸未忙,况有婚会急。
女弟归越人,季秋迨其吉。
半月易为费,婚会难可违。
不辞一月内,两过钓鱼矶。
憧憧虽可惭,盼盼实所安。
再三谢渔父,从此事纶竿。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的旅行经历和生活境遇。他像辘轳一样来回穿梭于西上东下的路途中,坐在热船上泝江而行,在归越的小屋里迎接寒霜。他穿越奇山异岳,沿途经过16个长亭,见到了一个老人,被嘲笑为太营营。他白天看到上游的江水,晚上又看到下游的江水,疲惫不堪地走过漫长的路程。 在旅途中,他向一位老人问官职,被嘲笑之后,他解释自己是一个出身贫苦、三年吃汉米饭的太史官,后来成为左官,被派往南州工作。在南州,他很享受官员的待遇,但是内心却感到孤独和愁苦,因为他无法满足父母的期望,感到很紧张和压力。 然而,他仍然充满希望地继续前行,问路人关于旅程的问题,并计划在半月内参加婚礼,这是一次重要的家庭事务。虽然他感到一些惭愧,但他仍然期待着未来的生活和前景。最后,他向渔父道别,结束了这次旅行,开始了新的生活。
- 背诵
-
三山矶答渔父歌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的旅行经历和生活境遇。他像辘轳一样来回穿梭于西上东下的路途中,坐在热船上泝江而行,在归越的小屋里迎接寒霜…展开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的旅行经历和生活境遇。他像辘轳一样来回穿梭于西上东下的路途中,坐在热船上泝江而行,在归越的小屋里迎接寒霜。他穿越奇山异岳,沿途经过160个长亭,见到了一个老人,被嘲笑为太营营。他白天看到上游的江水,晚上又看到下游的江水,疲惫不堪地走过漫长的路程。 在旅途中,他向一位老人问官职,被嘲笑之后,他解释自己是一个出身贫苦、三年吃汉米饭的太史官,后来成为左官,被派往南州工作。在南州,他很享受官员的待遇,但是内心却感到孤独和愁苦,因为他无法满足父母的期望,感到很紧张和压力。 然而,他仍然充满希望地继续前行,问路人关于旅程的问题,并计划在半月内参加婚礼,这是一次重要的家庭事务。虽然他感到一些惭愧,但他仍然期待着未来的生活和前景。最后,他向渔父道别,结束了这次旅行,开始了新的生活。折叠 -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177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