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思吾道长城在

出自宋朝项安世的《杨侍郎
漕河水入汉江流,逆浪吹邻上比州。
为送新篇归岘首,亦知旧荫满沙头。
每思吾道长城在,常喜斯民命脉留。
圣宋卜年周十倍,须公同住八千秋。
杨侍郎拼音解读
cáo shuǐ hàn jiāng liú
làng chuī lín shàng zhōu
wéi sòng xīn piān guī xiàn shǒu
zhī jiù yīn mǎn shā tóu
měi dào zhǎng chéng zài
cháng mín mìng liú
shèng sòng bo nián zhōu shí bèi
gōng tóng zhù qiān qiū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一首寄托思乡之情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家乡人民的归属感和眷恋。 第一句“漕河水入汉江流,逆浪吹邻上比州。”描述了漕运河与汉江相连,在逆风中顺着水流往回走,回到了邻近的比州。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自己离开家乡后长期漂泊、流落在外,如今终于有机会回到家乡。 第二句“为送新篇归岘首,亦知旧荫满沙头。”则暗示着作者自己将要回到家乡,并且会以此为契机创作新的诗文,同时也会感慨故乡的旧景依旧存在。 第三句“每思吾道长城在,常喜斯民命脉留。”表现了作者对家乡历史文化的重视和热爱,尤其是对长城这样的历史遗迹和当地百姓的生计表示关注和喜悦。 最后一句“圣宋卜年周十倍,须公同住八千秋。”则呼唤大家团结起来,在共同传承家乡文化的同时,也要为家乡的未来共同努力。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杨侍郎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寄托思乡之情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家乡人民的归属感和眷恋。 第一句“漕河水入汉江流,逆浪吹邻上比州。”…展开
这首诗是一首寄托思乡之情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家乡人民的归属感和眷恋。 第一句“漕河水入汉江流,逆浪吹邻上比州。”描述了漕运河与汉江相连,在逆风中顺着水流往回走,回到了邻近的比州。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自己离开家乡后长期漂泊、流落在外,如今终于有机会回到家乡。 第二句“为送新篇归岘首,亦知旧荫满沙头。”则暗示着作者自己将要回到家乡,并且会以此为契机创作新的诗文,同时也会感慨故乡的旧景依旧存在。 第三句“每思吾道长城在,常喜斯民命脉留。”表现了作者对家乡历史文化的重视和热爱,尤其是对长城这样的历史遗迹和当地百姓的生计表示关注和喜悦。 最后一句“圣宋卜年周十倍,须公同住八千秋。”则呼唤大家团结起来,在共同传承家乡文化的同时,也要为家乡的未来共同努力。折叠

作者介绍

项安世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175412.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