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疑醒眼是朦胧
出自宋朝项安世的《又中秋小雨》- 天生明日照秋空,人把鲜晴候岁功。
可忍浮云来镜里,更堪风雨落庭中。
旌旗踏浪惊吴俗,灯火连街见楚风。
江海归来心未稳,犹疑醒眼是朦胧。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意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第一句“天生明日照秋空”,描绘了秋日晴朗的天气,寓意着明天会更好。第二句“人把鲜晴候岁功”,则强调了人们过去努力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也为未来的美好生活奠定基础。 接下来两句“可忍浮云来镜里,更堪风雨落庭中”,通过“浮云”、“风雨”等形象化的描写,表达了人生中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坚持忍耐与耐心,才能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最后两句“旌旗踏浪惊吴俗,灯火连街见楚风。江海归来心未稳,犹疑醒眼是朦胧。”则展现了作者在游历过程中所见所闻,同时也体现出离别带来的不安和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迷茫。
- 背诵
-
又中秋小雨诗意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意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第一句“天生明日照秋空”,描绘了秋…展开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意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第一句“天生明日照秋空”,描绘了秋日晴朗的天气,寓意着明天会更好。第二句“人把鲜晴候岁功”,则强调了人们过去努力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也为未来的美好生活奠定基础。 接下来两句“可忍浮云来镜里,更堪风雨落庭中”,通过“浮云”、“风雨”等形象化的描写,表达了人生中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坚持忍耐与耐心,才能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最后两句“旌旗踏浪惊吴俗,灯火连街见楚风。江海归来心未稳,犹疑醒眼是朦胧。”则展现了作者在游历过程中所见所闻,同时也体现出离别带来的不安和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迷茫。折叠 -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174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