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马山石隘
出自宋朝项安世的《东屯分韵得大字》- 诗翁骨成尘,巴子地如芥。驱车藤刺乱,跋马山石隘。
景因名自佳,物以人故大。客来不一到,百岁负清债。
遂令东屯游,永作一生快。君看黄冈头,屋破古井坏。
恃有东坡翁,过者不敢拜。谅知万物灵,山水蒙芘赖。
男儿勿自贬,著意尘土外。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句是描述作者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行走,即便他已经很老,但仍然怀着探险的精神。他在道路上遇到了一些困难,包括荆棘和狭窄的山路,但这些都无法阻挡他前进的步伐。这个地方虽然并不出名,但风景却非常美丽,因为景色之美不是因为名声而来,而是因为人们的存在。 作者在这个地方度过了快乐的时光,但他也知道自己有一笔清债,需要永远还清。然而,他并没有被这笔负债所困扰,反而享受着旅途中的冒险与新鲜感。他认为,即使年纪再大,也要有追求、探索新事物的勇气。 最后,作者提醒男子们不要轻视自己,要超越尘世的束缚,脱离种种局限,去发掘更广阔的天地。他也认为所有事物都拥有生命力,自然山水能够孕育出万物。他向读者传达了一种对于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 背诵
-
东屯分韵得大字诗意赏析
这首诗句是描述作者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行走,即便他已经很老,但仍然怀着探险的精神。他在道路上遇到了一些困难,包括荆棘和…展开这首诗句是描述作者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行走,即便他已经很老,但仍然怀着探险的精神。他在道路上遇到了一些困难,包括荆棘和狭窄的山路,但这些都无法阻挡他前进的步伐。这个地方虽然并不出名,但风景却非常美丽,因为景色之美不是因为名声而来,而是因为人们的存在。 作者在这个地方度过了快乐的时光,但他也知道自己有一笔清债,需要永远还清。然而,他并没有被这笔负债所困扰,反而享受着旅途中的冒险与新鲜感。他认为,即使年纪再大,也要有追求、探索新事物的勇气。 最后,作者提醒男子们不要轻视自己,要超越尘世的束缚,脱离种种局限,去发掘更广阔的天地。他也认为所有事物都拥有生命力,自然山水能够孕育出万物。他向读者传达了一种对于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折叠 -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172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