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中那敢和阳春
出自宋朝李纲的《正之复次前韵作四篇见示是日适登城楼以望江山且阅捷报因赋六章以报之 其六》- 伊昔端居寂寞滨,每于骚雅爱其人。长篇剩得斓斑锦,短句兼收细碎鳞。
指下粗能知越操,郢中那敢和阳春。愿藏大手无轻露,寸胆于今已自宾。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在表达作者对于古代文化和文学的热爱和追求。作者在偏僻的海滨居住,但却热爱吟咏骚诗和雅乐,并且能够创作出色的文学作品。他的长篇作品精美绝伦,短句也同样优秀。他深谙越地的文化和艺术特点,但并不敢与当时文学圣地阳春比拼。作者希望自己的才华和努力能够被永久保留下来,不会随着自己的离去而消逝。
- 背诵
-
正之复次前韵作四篇见示是日适登城楼以望江山且阅捷报因赋六章以报之 其六诗意赏析
-
李纲
李纲(1083~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字伯纪,江苏无锡人,祖籍邵武(今属福建),自祖父一辈起迁居无锡县(今江苏省无锡市),因无锡有河,名曰梁溪,故号称梁溪先生。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历官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金兵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168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