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涸山欲童

出自宋朝李纲的《次韵王尧明四旱诗 雩祷
雩祭法已古,东方见苍龙。厥后兹礼废,但祷释梵宫。
淮堧值岁旱,川涸山欲童
次韵王尧明四旱诗 雩祷拼音解读
dōng fāng jiàn cāng lóng
jué hòu fèi
dàn dǎo shì fàn gōng
huái nuò zhí suì hàn
chuān shān tó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雩祭法的历史和其在祈福方面的重要性。雩祭法是古代中国一种祭祀仪式,用于祈求农业丰收和国家安宁。 首句提到雩祭法法已经非常古老,东方出现苍龙也象征着时光的流转。第二句描述了当地面对枯旱和水荒的情况,表明在这样的环境下有必要进行雩祭法,以期获得善果。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雩祭法逐渐被废除,但人们仍在祷告中寻求心灵上的慰藉和宽慰。因此,在最后一句中,虽然雩祭法不再举行,但人们仍然在释梵宫祈祷。 总之,这首诗强调了雩祭法的历史和意义,并暗示人们应该珍惜传统文化和信仰。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次韵王尧明四旱诗 雩祷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雩祭法的历史和其在祈福方面的重要性。雩祭法是古代中国一种祭祀仪式,用于祈求农业丰收和国家安宁。 首句提到雩…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雩祭法的历史和其在祈福方面的重要性。雩祭法是古代中国一种祭祀仪式,用于祈求农业丰收和国家安宁。 首句提到雩祭法法已经非常古老,东方出现苍龙也象征着时光的流转。第二句描述了当地面对枯旱和水荒的情况,表明在这样的环境下有必要进行雩祭法,以期获得善果。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雩祭法逐渐被废除,但人们仍在祷告中寻求心灵上的慰藉和宽慰。因此,在最后一句中,虽然雩祭法不再举行,但人们仍然在释梵宫祈祷。 总之,这首诗强调了雩祭法的历史和意义,并暗示人们应该珍惜传统文化和信仰。折叠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李纲(1083~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字伯纪,江苏无锡人,祖籍邵武(今属福建),自祖父一辈起迁居无锡县(今江苏省无锡市),因无锡有河,名曰梁溪,故号称梁溪先生。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历官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金兵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167875.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