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菊苗应长
出自宋朝李纲的《和陶渊明归田园六首 其二》- 秋风动梁溪,何日理归鞅。放逐正拘囚,寤寐劳梦想。
新诗聊慰今,旧事那追往。缅怀故山居,杞菊苗应长。
挂冠神武门,便欲学疏广。躬耕南亩云,实报无卤莽。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离乡背井、流浪他乡的感受和心情。秋风吹动梁溪,引起诗人思乡之情,想回到故土归鞅,但现实却是放逐和拘囚,一直处于不安和忧郁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写诗成为了诗人的宣泄,既可以慰藉当下的伤痛,也能使自己的情感得到释放。回顾过去的事情,虽然曾经有过美好,但现在已经成为了往事,不再追忆。然而,对故土和家乡的怀念仍在心头,杞菊苗长成了寄托思乡之情的象征。 最后,诗人表示自己渴望学习广博的知识,脱离困境,振兴家业,务农报国,不求功名利禄,只愿做一名平凡的农民,过上安定的生活。
- 背诵
-
和陶渊明归田园六首 其二诗意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离乡背井、流浪他乡的感受和心情。秋风吹动梁溪,引起诗人思乡之情,想回到故土归鞅,但现实却是放逐和拘囚,一…展开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离乡背井、流浪他乡的感受和心情。秋风吹动梁溪,引起诗人思乡之情,想回到故土归鞅,但现实却是放逐和拘囚,一直处于不安和忧郁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写诗成为了诗人的宣泄,既可以慰藉当下的伤痛,也能使自己的情感得到释放。回顾过去的事情,虽然曾经有过美好,但现在已经成为了往事,不再追忆。然而,对故土和家乡的怀念仍在心头,杞菊苗长成了寄托思乡之情的象征。 最后,诗人表示自己渴望学习广博的知识,脱离困境,振兴家业,务农报国,不求功名利禄,只愿做一名平凡的农民,过上安定的生活。折叠 -
李纲
李纲(1083~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字伯纪,江苏无锡人,祖籍邵武(今属福建),自祖父一辈起迁居无锡县(今江苏省无锡市),因无锡有河,名曰梁溪,故号称梁溪先生。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历官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金兵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167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