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得不为辱
出自唐朝元结的《喻常吾直(时为摄官)》- 山泽多饥人,闾里多坏屋。
战争且未息,征坏何时足。
不能救人患,不合食天粟。
何况假一官,而苟求其禄。
近年更长吏,数月未为速。
来者罢而官,岂得不为辱。
劝为辞府主,从我游退谷。
谷中有寒泉,为尔洗尘服。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在山区和乡村中的饥荒和破败景象,人们生活十分困苦。诗人对于政府官员的无能和贪污感到非常失望,并认为做官只是为了获得禄位而不是真正为人民服务。他呼吁那些仍然有良知的官员退隐山林,在清净宁静的谷地中洗去尘世的烦恼,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 背诵
-
喻常吾直(时为摄官)诗意赏析
-
元结
元结(719-772)字次山,号漫郎、聱叟,河南人,天宝进士。安史之乱后,以右金吾兵曹参军摄监察御史,充山南西道节度参谋;平乱有功。后任道州刺史,官至容管经略使。有《元次山集》。…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15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