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宁白帽且蹁跹

出自宋朝陈与义的《春夜感怀寄席大光
管宁白帽且蹁跹,孤鹤归期难计年。
倚杖东南观北变,伤心云雾隔三川。
江湖气动春还冷,鸿雁声回人不眠。
苦忆西州老太守,何时相伴一灯前。
春夜感怀寄席大光拼音解读
guǎn níng bái mào qiě pián xiān
guī nán nián
zhàng dōng nán guān běi biàn
shāng xīn yún sān chuān
jiāng dòng chūn hái lěng
hóng 鸿 yàn shēng huí rén mián
西 zhōu lǎo tài shǒu
shí xiàng bàn dēng qiá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孤独悲愁的老人,他身着白色帽子,在路上缓慢地行走。他看东南方向,目送北风变幻,叹息云雾遮蔽了三江之地。在寒冷的春天,江湖气息随着鸿雁归来而重生,但他因为思念西州的老太守,一夜未眠。最后他苦想何时能和老太守相会,在烛光下共话往事。整首诗写尽了孤独、惆怅、思念等情感,展现了人们心灵深处对家园、亲人、友人的眷恋和思念之情。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春夜感怀寄席大光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孤独悲愁的老人,他身着白色帽子,在路上缓慢地行走。他看东南方向,目送北风变幻,叹息云雾遮蔽了三江之地。…展开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孤独悲愁的老人,他身着白色帽子,在路上缓慢地行走。他看东南方向,目送北风变幻,叹息云雾遮蔽了三江之地。在寒冷的春天,江湖气息随着鸿雁归来而重生,但他因为思念西州的老太守,一夜未眠。最后他苦想何时能和老太守相会,在烛光下共话往事。整首诗写尽了孤独、惆怅、思念等情感,展现了人们心灵深处对家园、亲人、友人的眷恋和思念之情。折叠

作者介绍

陈与义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政和三年(1113)进士,累迁太常博士。绍兴年间,历任兵部员外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湖州,擢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拜参知政事,明年以疾卒,年四十九。《宋史》有传。长于诗,创简斋体。方回认为与义继黄庭坚、陈师道之后,并为江西派之三宗。有《简斋集》十卷,《无往词》一卷。…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150098.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