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筇无前游

出自宋朝陈与义的《十七日夜咏月
月轮隐东峰,奇彩在南岭。
北崖草木多,苍茫映光景。
玉盘忽微露,银浪泻千顷。
岩谷散陆离,万象杂形影。
不辞三更露,冒此白发顶。
老筇无前游,危处有新警。
涧光如翻鹤,变态发遥境。
回首房州城,山中夜何永。
十七日夜咏月拼音解读
yuè lún yǐn dōng fēng
cǎi zài nán lǐng
běi cǎo duō
cāng máng yìng guāng jǐng
pán wēi
yín làng xiè qiān qǐng
yán sàn
wàn xiàng xíng yǐng
sān gèng
mào bái dǐng
lǎo qióng qián yóu
wēi chù yǒu xīn jǐng
jiàn guāng fān
biàn tài yáo jìng
huí shǒu fáng zhōu chéng
shān zhōng yǒ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山中观赏月亮的景象和自己的感受。月亮隐没在东峰之后,展现出奇异的色彩在南岭间流转。北崖上绿草和树木丛生,与广阔无垠的夜空相映成趣。玉盘和银浪等词语,描绘出月亮的明亮、光芒和震撼人心的美丽景象,而山谷间的形象变幻不定的影子则增添了神秘而深刻的印象。诗的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冒着寒夜的风露来欣赏这美景的苦涩感受,而他身为老人,已不能像年轻时那样轻易地行走于山间,需要更加小心翼翼。回望家乡房州城,他意识到时间不停地流逝,而这份美好的记忆将永远保存在他的心中。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十七日夜咏月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山中观赏月亮的景象和自己的感受。月亮隐没在东峰之后,展现出奇异的色彩在南岭间流转。北崖上绿草和树木丛生…展开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山中观赏月亮的景象和自己的感受。月亮隐没在东峰之后,展现出奇异的色彩在南岭间流转。北崖上绿草和树木丛生,与广阔无垠的夜空相映成趣。玉盘和银浪等词语,描绘出月亮的明亮、光芒和震撼人心的美丽景象,而山谷间的形象变幻不定的影子则增添了神秘而深刻的印象。诗的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冒着寒夜的风露来欣赏这美景的苦涩感受,而他身为老人,已不能像年轻时那样轻易地行走于山间,需要更加小心翼翼。回望家乡房州城,他意识到时间不停地流逝,而这份美好的记忆将永远保存在他的心中。折叠

作者介绍

陈与义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政和三年(1113)进士,累迁太常博士。绍兴年间,历任兵部员外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湖州,擢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拜参知政事,明年以疾卒,年四十九。《宋史》有传。长于诗,创简斋体。方回认为与义继黄庭坚、陈师道之后,并为江西派之三宗。有《简斋集》十卷,《无往词》一卷。…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149163.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