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仁今得仁
出自宋朝陈与义的《杂书示陈国佐胡元茂四首》- 巨源邦之栋,急士如拾珍。
定知柳下锻,远胜崔史陈。
绝交虽已隘,益见叔夜真。
士要虽衣食,求仁今得仁。
释之与王生,盛美俱绝伦。
吾评竹林咏,未可少若人。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对于士人精神追求的崇敬与赞美。其中,“巨源邦之栋”指的是当时有名的学者和政治家,而“急士如拾珍”则表示作者认为像他们这样急于钻研、努力追求道德和思想境界的人是非常珍贵的。随后,“定知柳下锻,远胜崔史陈”,表达了对于柳宗元这类不断钻研的士人更胜过其他历史上有名的士人的看法。 接着,作者提到绝交虽然已经有些困难,但是从叔夜身上依然可以看到真挚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最后,作者强调了寻求仁德的意义,尽管身处世俗,仍然应该不断地追求真理与正义。最后一句“吾评竹林咏,未可少若人”,则是在自谦自己的题作并表示这篇诗与《竹林七贤》一样重要,应该得到重视。
- 背诵
-
杂书示陈国佐胡元茂四首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对于士人精神追求的崇敬与赞美。其中,“巨源邦之栋”指的是当时有名的学者和政治家,而“急士如拾珍”则表示…展开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对于士人精神追求的崇敬与赞美。其中,“巨源邦之栋”指的是当时有名的学者和政治家,而“急士如拾珍”则表示作者认为像他们这样急于钻研、努力追求道德和思想境界的人是非常珍贵的。随后,“定知柳下锻,远胜崔史陈”,表达了对于柳宗元这类不断钻研的士人更胜过其他历史上有名的士人的看法。 接着,作者提到绝交虽然已经有些困难,但是从叔夜身上依然可以看到真挚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最后,作者强调了寻求仁德的意义,尽管身处世俗,仍然应该不断地追求真理与正义。最后一句“吾评竹林咏,未可少若人”,则是在自谦自己的题作并表示这篇诗与《竹林七贤》一样重要,应该得到重视。折叠 -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政和三年(1113)进士,累迁太常博士。绍兴年间,历任兵部员外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湖州,擢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拜参知政事,明年以疾卒,年四十九。《宋史》有传。长于诗,创简斋体。方回认为与义继黄庭坚、陈师道之后,并为江西派之三宗。有《简斋集》十卷,《无往词》一卷。…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147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