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念衰老
出自宋朝苏辙的《次迟韵二首》- 世事非吾忧,物理有必至。
常阳百川竭,顾亦防雨耳。
阴阳相纠缠,反覆更自治。
幽怀澹不起,默坐识其意。
长子念衰老,远行重惭愧。
疏慵身似僧,岑寂家近寺。
但闻事日新,未觉吾有异。
器鍠本自出,藩角徒不遂。
得失众共知,穷达佛所记。
要令北归日,粗究一大事。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周围事物的看法。他认为自己并不担心世间的变化,因为万物都有必然发展的趋势。即使东西南北百川枯竭,他也会防备雨水的到来。他相信阴阳之间相互纠缠、反复更替,但它们最终会自我调整以达到平衡。他深怀忧郁,难以振作,只能静坐默思,以体悟万物运行的规律。他想起了自己儿时的追逐游戏,如今已经老去,远离家乡,感到羞愧不已。他生活简朴,像个僧侣一样,住在寺庙附近,听到外面的世事日新,却并没有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他认为得失是公正的,所有人都应该了解这个道理,而佛教也将此记载。他希望自己能够实现归宿,完成一件大事,并盼望北归的日子早日到来。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人对世间事物的深刻思考,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以及对自我境遇的悲凉感受。
- 背诵
-
次迟韵二首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周围事物的看法。他认为自己并不担心世间的变化,因为万物都有必然发展的趋势。即使东西南北…展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周围事物的看法。他认为自己并不担心世间的变化,因为万物都有必然发展的趋势。即使东西南北百川枯竭,他也会防备雨水的到来。他相信阴阳之间相互纠缠、反复更替,但它们最终会自我调整以达到平衡。他深怀忧郁,难以振作,只能静坐默思,以体悟万物运行的规律。他想起了自己儿时的追逐游戏,如今已经老去,远离家乡,感到羞愧不已。他生活简朴,像个僧侣一样,住在寺庙附近,听到外面的世事日新,却并没有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他认为得失是公正的,所有人都应该了解这个道理,而佛教也将此记载。他希望自己能够实现归宿,完成一件大事,并盼望北归的日子早日到来。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人对世间事物的深刻思考,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以及对自我境遇的悲凉感受。折叠 -
苏辙
苏辙(1039年-1112年)汉族,字子由,宋朝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县)人,晚年自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人称“小苏”。苏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栾城集》。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宋神宗年间曾…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144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