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蚕未得食

出自宋朝苏辙的《题王生画三蚕蜻蜓二首
饥蚕未得食,宛转不自持。
食蚕声如雨,但食无复知。
老蚕不复食,矫首有所思。
君画三蚕意,还知使者谁。
蜻蜓飞翾翾,向空无所著。
忽然逢飞蚊,验尔饥火作。
一饱困竹稍,凝然反冥寞。
若无饥渴患,何贵一箪乐。
题王生画三蚕蜻蜓二首拼音解读
cán wèi shí
wǎn zhuǎn chí
shí cán shēng
dàn shí zhī
lǎo cán shí
jiǎo shǒu yǒu suǒ
jūn huà sān cán
hái zhī shǐ 使 zhě shuí
qīng tíng fēi xuān xuān
xiàng kōng suǒ zhe
rán féng fēi wén
yàn ěr huǒ zuò
bǎo kùn zhú shāo
níng rán fǎn míng
ruò huàn
guì d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写了蚕的生命历程和蜻蜓、飞蚊的生活情形,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哲理思考。 前四句描绘了饥饿的蚕在不停地寻找食物,但却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老蚕则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接下来一句“君画三蚕意,还知使者谁”似乎是在联想到文化传统中的“画蝇点墨”的典故,探讨了艺术与现实存在的关系。 最后两句则是作者从蜻蜓和飞蚊的行为中得出的启示:只有在经历过饥饿渴求之后,才能体味到满足的价值,否则浮躁的心灵将失去方向。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题王生画三蚕蜻蜓二首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蚕的生命历程和蜻蜓、飞蚊的生活情形,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哲理思考。 前四句描绘了饥饿的蚕在不停地寻找食物,但却…展开
这首诗描写了蚕的生命历程和蜻蜓、飞蚊的生活情形,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哲理思考。 前四句描绘了饥饿的蚕在不停地寻找食物,但却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老蚕则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接下来一句“君画三蚕意,还知使者谁”似乎是在联想到文化传统中的“画蝇点墨”的典故,探讨了艺术与现实存在的关系。 最后两句则是作者从蜻蜓和飞蚊的行为中得出的启示:只有在经历过饥饿渴求之后,才能体味到满足的价值,否则浮躁的心灵将失去方向。折叠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年-1112年)汉族,字子由,宋朝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县)人,晚年自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人称“小苏”。苏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栾城集》。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宋神宗年间曾…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142697.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