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绝中州少人物
出自宋朝李曾伯的《过涪州怀伊川涪翁两先生》- 昌黎昔作潮州游,潮人百世称名州。
又闻柳州柳子厚,柳人至今爱其柳。
二公皆以人鸣唐,所至不偶为异常。
卒今江海流落地,化作文物声名乡。
涪南僻在巴子国,地绝中州少人物。
天将儒道淑是邦,曾向先朝处羁客。
河南夫子间世贤,山谷老叟人间仙。
一时辙迹相继至,顿使光价增山川。
尝嗟道从孟轲死,一贯谁能接原委。
又嗟诗自杜甫亡,四海谁能造诗垒。
幸生伊洛续圣传,鸢鱼遂复穷天渊。
从而江右振余响,清庙又得存遗弦。
今踰元佑二百载,草木涪人尚知爱。
文章性命虽匪倖,气象风流久皆在。
惜乎两公生盛时,下与屈贾同驱驰。
涪人则幸公不幸,天下应怨涪人私。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歌主要描述了几位历史人物的事迹和影响。其中,昌黎和柳州两位文人都以其所在城市的特色而闻名,在当地留下了深刻的文化遗产。江海之间的不少城镇也曾涌现出过许多杰出的文化人才,他们的作品和思想影响至今仍有广泛的传播。诗人对这些文化传承者的成就表示赞叹,但同时又感叹历史的无情,因为很多巨匠逝去后并没有接班人继承他们的思想和艺术成果。 诗中还提到了一些偏远地区的文化人才,他们虽然生活在知名度较低的地方,但却同样为时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此外,诗人还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重和热爱,认为文字和艺术风格的魅力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而是永恒存在于文化遗产中。最后,诗人也忧虑了当代文学艺术发展的趋势,认为缺乏能够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才,这是一种文化上的损失和遗憾。
- 背诵
-
过涪州怀伊川涪翁两先生诗意赏析
这首诗歌主要描述了几位历史人物的事迹和影响。其中,昌黎和柳州两位文人都以其所在城市的特色而闻名,在当地留下了深刻的文化遗…展开这首诗歌主要描述了几位历史人物的事迹和影响。其中,昌黎和柳州两位文人都以其所在城市的特色而闻名,在当地留下了深刻的文化遗产。江海之间的不少城镇也曾涌现出过许多杰出的文化人才,他们的作品和思想影响至今仍有广泛的传播。诗人对这些文化传承者的成就表示赞叹,但同时又感叹历史的无情,因为很多巨匠逝去后并没有接班人继承他们的思想和艺术成果。 诗中还提到了一些偏远地区的文化人才,他们虽然生活在知名度较低的地方,但却同样为时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此外,诗人还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重和热爱,认为文字和艺术风格的魅力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而是永恒存在于文化遗产中。最后,诗人也忧虑了当代文学艺术发展的趋势,认为缺乏能够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才,这是一种文化上的损失和遗憾。折叠 -
李曾伯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111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