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一瓣香谁与续
出自宋朝李曾伯的《勉时思王和尚留》- 面壁者十年,桑下者一宿。
时止则止行则行,可久则久速则速。
时思老子苦硬人,孤云其身心槁木。
三年牢落此山中,禅衲争归众魔伏。
平时欲定方外交,白石清泉正相属。
我归师去人谓何,毋乃欲善其身独。
巾瓶到处即为家,何必江湖苦驰逐。
若还飞锡出门去,此一瓣香谁与续。
得住且住则为佳,敬以此为上人祝。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的主题是禅修和出家人的生活方式。 第一句“面壁者十年,桑下者一宿”,表达了一个人可以通过长期禅修来达到心灵上的净化和成长,而在世俗生活中只需要短暂停留。第二句“时止则止行则行,可久则久速则速”,强调了在禅修生活中要随遇而安,不拘泥于固定的思想或计划。 第三至第五句描绘了一个苦行僧人的形象,他像老子一样坚韧不拔,孤独地在山中修行。他已经在那里呆了三年,与魔鬼作斗争,但仍在寻求回归社会的道路。第六句“平时欲定方外交,白石清泉正相属”描述了一个清静的环境,有助于沉淀内心,以此为基础再去面对外界。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感悟:他认为回到师父那里,别人可能会觉得奇怪,但他相信住在师父那里就像在家里一样。并且他认为,如果一个人已经获得了内心的平静,就没有必要在江湖中奔波了。最后一句则是祝福所有出家人,让他们能够安心修行。
- 背诵
-
勉时思王和尚留诗意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禅修和出家人的生活方式。 第一句“面壁者十年,桑下者一宿”,表达了一个人可以通过长期禅修来达到心灵上的…展开这首诗的主题是禅修和出家人的生活方式。 第一句“面壁者十年,桑下者一宿”,表达了一个人可以通过长期禅修来达到心灵上的净化和成长,而在世俗生活中只需要短暂停留。第二句“时止则止行则行,可久则久速则速”,强调了在禅修生活中要随遇而安,不拘泥于固定的思想或计划。 第三至第五句描绘了一个苦行僧人的形象,他像老子一样坚韧不拔,孤独地在山中修行。他已经在那里呆了三年,与魔鬼作斗争,但仍在寻求回归社会的道路。第六句“平时欲定方外交,白石清泉正相属”描述了一个清静的环境,有助于沉淀内心,以此为基础再去面对外界。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感悟:他认为回到师父那里,别人可能会觉得奇怪,但他相信住在师父那里就像在家里一样。并且他认为,如果一个人已经获得了内心的平静,就没有必要在江湖中奔波了。最后一句则是祝福所有出家人,让他们能够安心修行。折叠 -
李曾伯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111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