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淮十八村

出自宋朝李曾伯的《至颍州访故老
去汴五百里,通淮十八村
荒原王翦骨,废井伍奢魂。
旧筑河南坞,新城塞北屯。
百年上遗爱在,六一故碑存。
至颍州访故老拼音解读
biàn bǎi
tōng huái shí cūn
huāng yuán wáng jiǎn
fèi jǐng shē hún
jiù zhù nán
xīn chéng sāi běi tún
bǎi nián shàng ài zài
liù bēi cú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在描述作者前往汴京的路上所见所闻。第一句“去汴五百里,通淮十八村”是说离汴京还有五百里路程,在途中穿过了十八个淮河流域的村庄。 第二句“荒原王翦骨,废井伍奢魂”则描绘了历史上著名将领王翦与伍子胥的悲惨遭遇。他们的身躯早已消亡在历史长河中,但其英名却一直流传至今。 第三句“旧筑河南坞,新城塞北屯”则咏叹了时代变迁带来的城市演变。旧时的河南坞在城市发展中被淘汰,而新建的城墙和屯田制度,则是为了加强边防军事力量的需要。 最后两句“百年上遗爱在,六一故碑存”表达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视和怀念。这里的“百年”指的是历史长河中一个漫长的时间跨度,而“六一故碑”则是对那些已经荒废的碑文和历史遗迹的怀念。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至颍州访故老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在描述作者前往汴京的路上所见所闻。第一句“去汴五百里,通淮十八村”是说离汴京还有五百里路程,在途中穿过了十八个淮…展开
这首诗是在描述作者前往汴京的路上所见所闻。第一句“去汴五百里,通淮十八村”是说离汴京还有五百里路程,在途中穿过了十八个淮河流域的村庄。 第二句“荒原王翦骨,废井伍奢魂”则描绘了历史上著名将领王翦与伍子胥的悲惨遭遇。他们的身躯早已消亡在历史长河中,但其英名却一直流传至今。 第三句“旧筑河南坞,新城塞北屯”则咏叹了时代变迁带来的城市演变。旧时的河南坞在城市发展中被淘汰,而新建的城墙和屯田制度,则是为了加强边防军事力量的需要。 最后两句“百年上遗爱在,六一故碑存”表达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视和怀念。这里的“百年”指的是历史长河中一个漫长的时间跨度,而“六一故碑”则是对那些已经荒废的碑文和历史遗迹的怀念。折叠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109996.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