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不在石渠
出自宋朝姜夔的《呈徐通仲兼简仲锡通仲与诚斋为乡人近来赴调》- 斯文准乾坤,作者难屈指。
我从李郎游,知有徐孺子。
春风杼洲前,白月太湖尾。
怀哉来无期,玉唾炯在纸。
去年识仲氏,何啻空谷喜。
合并忽自天,倾倒见底里。
维君天下土,竹箭东南美。
胡不在石渠,诸公当料理。
千岩今林宗,泉石助风轨。
示疾不下堂,有句高八米。
此老笔砚交,诚斋古元礼。
毫端酒秋露,去国词愈伟。
属闻都门别,回首即桑梓。
独怜苕溪上,垂榻俟行李。
烟波肯寻盟,归棹为君舣。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的含义是对友情和离别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和文学艺术的赞美。作者通过描述春风、白月、太湖等美景,表达了心中的怀旧之情和对过去友情的留恋之情。他也提到了仲氏和徐孺子等朋友,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最后,作者表达了离开的痛苦和归乡的期待,并表示愿意为友情和事业而奋斗,以回报天下土和社会。
- 背诵
-
呈徐通仲兼简仲锡通仲与诚斋为乡人近来赴调诗意赏析
-
姜夔
姜夔(1155─1221?)字尧章,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先世出九真姜氏(九真唐时属岭南道爱州,在今越南境)。姜夔早岁孤贫。二十岁后,北游淮楚,南历潇湘。淳熙十三年(1186),结识萧德藻于长沙。泛湘江,登衡山,作《一萼红》、《霓裳中序第一》、《湘月》诸词。次年,姜夔随萧德藻同归湖州,卜居苕溪之上,与弁山之白石洞天为邻,后永嘉潘柽就为他取字曰白石道人。杨万里称他…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108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