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下秋虫怨
出自宋朝姜夔的《答沈器之二首》- 涉远身良苦,登高望欲迷。
试吟青玉案,不似白铜鞮。
露下秋虫怨,风高北马嘶。
槎头有新味,人在太湖西。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传达了作者的离愁别绪和对远方的向往之情。涉过遥远的地方需要付出艰辛,登上高处眺望却又容易迷失方向。在这样的心境下,作者试着吟咏,但是他感觉自己写出来的诗不如那些用青玉制成的文具高雅,反而像那些粗糙的铜鞮。秋日露下,虫儿哀鸣,北风呼啸,马儿嘶鸣。然而,当槎头上有美味时,人就在太湖西岸,这使得作者感到一丝安慰和欣慰。整体而言,这首诗表现出游子离乡异地漂泊的孤寂,以及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和渴望的情感。
- 背诵
-
答沈器之二首诗意赏析
-
姜夔
姜夔(1155─1221?)字尧章,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先世出九真姜氏(九真唐时属岭南道爱州,在今越南境)。姜夔早岁孤贫。二十岁后,北游淮楚,南历潇湘。淳熙十三年(1186),结识萧德藻于长沙。泛湘江,登衡山,作《一萼红》、《霓裳中序第一》、《湘月》诸词。次年,姜夔随萧德藻同归湖州,卜居苕溪之上,与弁山之白石洞天为邻,后永嘉潘柽就为他取字曰白石道人。杨万里称他…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108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