邈然想高风

出自宋朝郭祥正的《同蔡持正长官观齐景茜虞部家藏远祖成公监修国史诰
禀禀齐成业,得之权公碑。逢时初多难,退密安庭闱。
深怀经纶策,起佐虎罴师。省郎拜侍御,出赈关中饥。
俄登谏诤列,忤旨领一麾。徐迁河南府,法令严张施。
宿奸即诛殄,和气回霜威。德宗治勤劳,器公达精微。
付之元化柄,庶绩几纯熙。兼职在国史,直笔信不疑。
皇皇君臣际,忠孝世所推。宜其源流长,千载尚弗遗。
于今见远孙,大雅敦形仪。银章佩县印,白玉涵山辉。
丈人与先翁,登科实同时。相逢进馀烈,语讫及祖基。
家传唐相诰,绨袭常亲携。焚香俾一读,令我增叹嘻。
玺文俨如新,是亦权公词。顾郑崔许辈,其名各亲题。
邈然想高风,拂拂云雾披。芬芳一何远,阴德未少隳。
几经兵火馀,定有神物持。不落他人家,后嗣贤可知。
请令妙绝手,模将刻瑶琪。传之固无穷,永作来孙规。
同蔡持正长官观齐景茜虞部家藏远祖成公监修国史诰拼音解读
bǐng bǐng chéng
zhī quán gōng bēi
féng shí chū duō nán
tuì 退 ān tíng wéi
shēn huái 怀 jīng lún
zuǒ shī
shěng láng bài shì
chū zhèn guān zhōng
é dēng jiàn zhèng liè
zhǐ lǐng huī
qiān nán
lìng yán zhāng shī
xiǔ 宿 jiān zhū tiǎn
huí shuāng wēi
zōng zhì qín láo
gōng jīng wēi
zhī yuán huà bǐng
shù chún
jiān zhí zài guó shǐ
zhí xìn
huáng huáng jūn chén
zhōng xiào shì suǒ tuī
yuán liú zhǎng
qiān zǎi shàng
jīn jiàn yuǎn sūn
dūn xíng
yín zhāng pèi xiàn yìn
bái hán shān huī
zhàng rén xiān wēng
dēng shí tóng shí
xiàng féng jìn liè
jiā chuán táng xiàng gào
cháng qīn xié
fén xiāng
lìng zēng tàn
wén yǎn xīn
shì quán gōng
zhèng cuī bèi
míng qīn
miǎo rán xiǎng gāo fēng
yún
fēn fāng yuǎn
yīn wèi shǎo huī
jīng bīng huǒ
dìng yǒu shén chí
luò rén jiā
hòu xián zhī
qǐng lìng miào jué shǒu
jiāng yáo
chuán zhī qióng
yǒng zuò lái sūn guī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一篇关于唐代官员权公的传记诗。诗中描述了权公的从政历程,他在官场上经受了许多考验和困难,但始终保持着忠诚和节操。他深谙经纶之道,受到德宗的信任和重用,被任命为河南府的知府,并使法令得到更加严格的执行。他清除奸邪,恢复社会和谐,展现了他威武不屈的风范。 全文以爱国、勤劳、诚信、忠孝等优秀品质为主题,传达出一种高尚的价值观。最后,诗人以家族传承、历代名臣等形式,表达了对权公和他的后代的祝福,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期望。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同蔡持正长官观齐景茜虞部家藏远祖成公监修国史诰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一篇关于唐代官员权公的传记诗。诗中描述了权公的从政历程,他在官场上经受了许多考验和困难,但始终保持着忠诚和节操。…展开
这首诗是一篇关于唐代官员权公的传记诗。诗中描述了权公的从政历程,他在官场上经受了许多考验和困难,但始终保持着忠诚和节操。他深谙经纶之道,受到德宗的信任和重用,被任命为河南府的知府,并使法令得到更加严格的执行。他清除奸邪,恢复社会和谐,展现了他威武不屈的风范。 全文以爱国、勤劳、诚信、忠孝等优秀品质为主题,传达出一种高尚的价值观。最后,诗人以家族传承、历代名臣等形式,表达了对权公和他的后代的祝福,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期望。折叠

作者介绍

郭祥正 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095863.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