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时祸乱曲
出自宋朝郭祥正的《白玉笙》- 白玉笙,咸通十三年琢成。琢成匠人十指秃,进奉明堂声妙曲。
当时应赐恩泽家,流传至煜煜好奢。高堂日日听吹笙,不知国内非和平。
仁兵万众一旦至,国破苍黄笙堕地。虽然讹缺未苦多,却落人间为宝器。
管长纤纤剥笋束,况值吴姬指如玉。不见排星换掩时,自然天韵来相续。
昔时祸乱曲,今日太平歌。兴亡不系白玉笙,但看君王政若何。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件明器——白玉笙,它在十三年的琢磨之后被进奉明堂。当时它似乎是一种赐予家庭恩赐的礼物,但流传到了煜煜帝时代,他却将其珍视为奢侈品。尽管高官们每天都听着笙的曲子,但他们并不知道国家内部已经动荡不安。最终,战争爆发,国家沦陷,白玉笙落地成为珍贵的器物。但即使它只是被视为宝物,也要被精心呵护和维护,因为它可以通过吹奏出自然的美妙音韵来,让人们回忆起过去的悲欢离合。最后,诗人表示,国家的兴衰不取决于白玉笙,而是取决于君王的政治决策和统治能力。
- 背诵
-
白玉笙诗意赏析
-
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095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