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高文风

出自宋朝周必大的《读史二首
舜作九成乐,丹凤仪其宫。
周备既醉福,高冈始鸣桐。
区区汉宣帝,杂羁期群聋。
恽诛广汉族,一变高文风
德教既不任,览辉理未通,
惟昔周道衰,麟出大野中。
尼父绝史笔,盖伤吾道穷。
汉治非虞周,凤来与麟同。
胡然颍川守,乃敢贪天功。
下义上赏奸,甚哉其相蒙。
读史二首拼音解读
shùn zuò jiǔ chéng
dān fèng gōng
zhōu bèi zuì
gāo gāng shǐ míng tóng
hàn xuān
qún lóng
yùn zhū guǎng 广 hàn
biàn gāo wén fēng
jiāo rèn
lǎn huī wèi tōng
wéi zhōu dào shuāi
lín chū zhōng
jué shǐ
gài shāng dào qióng
hàn zhì fēi zhōu
fèng lái lín tóng
rán yǐng chuān shǒu
nǎi gǎn tān tiān gōng
xià shàng shǎng jiān
shèn zāi xiàng mé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古代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的政治情况和道德标准之间的差异。 首先,诗中提到了舜皇帝创作九成乐并建造华丽的宫殿;而在周朝,国家已经足够繁荣昌盛,所以高山上的桐树开始鸣叫。但是,在汉宣帝时期,政治腐败,统治混乱,文化精神萎靡不振。由于恽氏诛杀广汉族人,使得高尚的文化风气发生了显著变化。 然后,诗人抱怨道德教育不足,缺乏正确的思想理念,周朝的道德和价值观开始衰退。最终,诗人提到了尼父绝史笔,指责当时的文学批评缺乏有力的指导,以及政治领袖对历史和文化的误解。 总之,这首诗通过描述历史事件和政治现象,表达了作者对道德水平和文化状况的担忧,反映了他对政治领袖行为的批评和对社会变迁的忧虑。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读史二首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古代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的政治情况和道德标准之间的差异。 首先,诗中提到了舜皇帝创作九成乐并建造华丽的宫殿;…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古代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的政治情况和道德标准之间的差异。 首先,诗中提到了舜皇帝创作九成乐并建造华丽的宫殿;而在周朝,国家已经足够繁荣昌盛,所以高山上的桐树开始鸣叫。但是,在汉宣帝时期,政治腐败,统治混乱,文化精神萎靡不振。由于恽氏诛杀广汉族人,使得高尚的文化风气发生了显著变化。 然后,诗人抱怨道德教育不足,缺乏正确的思想理念,周朝的道德和价值观开始衰退。最终,诗人提到了尼父绝史笔,指责当时的文学批评缺乏有力的指导,以及政治领袖对历史和文化的误解。 总之,这首诗通过描述历史事件和政治现象,表达了作者对道德水平和文化状况的担忧,反映了他对政治领袖行为的批评和对社会变迁的忧虑。折叠

作者介绍

周必大 周必大 周必大(1126~1204) ,中国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其先郑州管城人“。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官至左丞相,封益国公。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谊。卒谥文忠。…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079461.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