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乐自足
出自宋朝陈东的《咏桃花菊一章》- 潘郎尝望尘,陶令亟避俗。
胸中定何如,清浊在一瞩。
河阳艳桃春,彭泽郁秋菊。
所好邈如许,二子殊品目。
诗人易评量,忍使混衡斛。
当使冰鉴磨,要遣须眉烛。
勿容脂粉姿。滥入珪璋录。
神仙真渺茫,浪说武陵谷。
不如临清潭,饮水乐自足。
谁令春雨红,点污秋株绿。
寒根岂无知,风霜怒应蓄。
令尹非安仁,腰带肯轻束。
脱巾漉酒浆,黄花泛新馥。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潘郎和陶令两个人的生活态度。潘郎喜欢寻找尘世间的乐趣,而陶令则喜欢避开世俗的纷扰。诗人认为他们对于生活的追求各有所好,不可混为一谈。 诗人表示自己很难评断两者的品性高低,必须经过反复的推敲考量。他将人生比作清浊未分的水,需要用冰鉴来检验和升华。同时呼吁不要沉溺于外表的华丽和虚荣,而应该注重内心的美好和精神的追求。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于自然界的赞美和敬畏之情,并以此来引申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启示。他认为只有像临清潭饮水一样简单、真实的愉悦和满足,才是最珍贵的。他还强调了自然界的规律和秩序,认为人类也应该像一棵树一样,坚定地扎根于自己的土地上,并在风霜中不断成长和壮大。最后,他提到了腰带肯轻束的令尹,用简单自然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来对比那些沉迷于虚荣的人们。
- 背诵
-
咏桃花菊一章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潘郎和陶令两个人的生活态度。潘郎喜欢寻找尘世间的乐趣,而陶令则喜欢避开世俗的纷扰。诗人认为他们对于生活的追求…展开这首诗描写了潘郎和陶令两个人的生活态度。潘郎喜欢寻找尘世间的乐趣,而陶令则喜欢避开世俗的纷扰。诗人认为他们对于生活的追求各有所好,不可混为一谈。 诗人表示自己很难评断两者的品性高低,必须经过反复的推敲考量。他将人生比作清浊未分的水,需要用冰鉴来检验和升华。同时呼吁不要沉溺于外表的华丽和虚荣,而应该注重内心的美好和精神的追求。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于自然界的赞美和敬畏之情,并以此来引申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启示。他认为只有像临清潭饮水一样简单、真实的愉悦和满足,才是最珍贵的。他还强调了自然界的规律和秩序,认为人类也应该像一棵树一样,坚定地扎根于自己的土地上,并在风霜中不断成长和壮大。最后,他提到了腰带肯轻束的令尹,用简单自然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来对比那些沉迷于虚荣的人们。折叠 -
陈东
陈东(1086~1127年),字少阳,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出生于一个“自五世以来,以儒嗣其业”的家庭。陈东很早就有声名,洒脱不拘,不肯居于人下,不忧惧自己的贫寒低贱。蔡京、王黼当时用事专权,人们不敢指责,只有陈东无所隐讳忌讳。他参加宴会集会,在座的客人害怕连累自己,都避开他。后来以贡士进入太学。…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058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