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近用韩相公
出自宋朝谢逸的《送高彦应》- 小儒百鸟喧春风,大儒老凤栖梧桐。诸生谈经用一律,夫子不答如病聋。
乃知胸次有妙理,此心矫矫谁与同。临川决曹亦良苦,三年掉臂桁杨中。
悬知此行不落寞,陛下近用韩相公。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两种儒者的不同境遇。小儒虽然有很多知识,但他们却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只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与鸟儿们一起享受春天的美景。而大儒则像老凤凰一样高贵、稳重,居于梧桐树上,得到人们的尊敬和敬仰。 接下来,诗人谈到了学生们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学生们都在用同样的方法去谈论经典,但夫子却像聋子一样无动于衷,不予以回应。这表明夫子对学生们平庸的解读并不满意,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经书背后的深层含义。 最后,诗人提到了临川决曹和杨中掉臂这两个历史事件,来表达儒者的精神追求。他们在实践中通过无私的奉献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得到了成就和荣耀。即使面临困难和挫折,也从不放弃,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坚定和执着。 整首诗表现出了儒家人士的不屈不挠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这种精神的赞美和崇敬。
- 背诵
-
送高彦应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两种儒者的不同境遇。小儒虽然有很多知识,但他们却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只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与鸟儿们一起享受春天…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两种儒者的不同境遇。小儒虽然有很多知识,但他们却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只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与鸟儿们一起享受春天的美景。而大儒则像老凤凰一样高贵、稳重,居于梧桐树上,得到人们的尊敬和敬仰。 接下来,诗人谈到了学生们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学生们都在用同样的方法去谈论经典,但夫子却像聋子一样无动于衷,不予以回应。这表明夫子对学生们平庸的解读并不满意,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经书背后的深层含义。 最后,诗人提到了临川决曹和杨中掉臂这两个历史事件,来表达儒者的精神追求。他们在实践中通过无私的奉献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得到了成就和荣耀。即使面临困难和挫折,也从不放弃,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坚定和执着。 整首诗表现出了儒家人士的不屈不挠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这种精神的赞美和崇敬。折叠 -
谢逸
谢逸(1068-1113,一说1010-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朝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生于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与汪革、谢薖同学于吕希哲,刻苦磨砺,诗文俱佳。两次应科举,均不第…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051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