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翰思归那待秋
出自宋朝陈与义的《若拙弟说汝州可居已卜约一丘用韵寄元东》- 四岁冷官桑濮地,三年羸马帝王州。
陶潜迷路已良远,张翰思归那待秋。
病鹤欲飞还踯躅,孤云欲去更迟留。
盍簪共结鸡豚社,一笑相从万事休。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陶渊明和张翰互相借鉴对方的经历。第一句"四岁冷官桑濮地,三年羸马帝王州"指的是陶渊明曾经在桑濮做过地方官员,但由于政治原因被贬到帝王州(今江苏扬州)。第二句"陶潜迷路已良远,张翰思归那待秋"指的是陶渊明离开政治生涯后开始迷恋山水田园,而张翰则好游历各地。第三句"病鹤欲飞还踯躅,孤云欲去更迟留"形象地描写了两人都有归家之心却不忍离开美好的自然环境。最后一句"盍簪共结鸡豚社,一笑相从万事休"则是表达了两人相互约束的友情,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可以以一笑来化解烦恼。
- 背诵
-
若拙弟说汝州可居已卜约一丘用韵寄元东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陶渊明和张翰互相借鉴对方的经历。第一句"四岁冷官桑濮地,三年羸马帝王州"指的是陶渊明曾经在桑濮做过地方官员,…展开这首诗描述了陶渊明和张翰互相借鉴对方的经历。第一句"四岁冷官桑濮地,三年羸马帝王州"指的是陶渊明曾经在桑濮做过地方官员,但由于政治原因被贬到帝王州(今江苏扬州)。第二句"陶潜迷路已良远,张翰思归那待秋"指的是陶渊明离开政治生涯后开始迷恋山水田园,而张翰则好游历各地。第三句"病鹤欲飞还踯躅,孤云欲去更迟留"形象地描写了两人都有归家之心却不忍离开美好的自然环境。最后一句"盍簪共结鸡豚社,一笑相从万事休"则是表达了两人相互约束的友情,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可以以一笑来化解烦恼。折叠 -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政和三年(1113)进士,累迁太常博士。绍兴年间,历任兵部员外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湖州,擢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拜参知政事,明年以疾卒,年四十九。《宋史》有传。长于诗,创简斋体。方回认为与义继黄庭坚、陈师道之后,并为江西派之三宗。有《简斋集》十卷,《无往词》一卷。…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049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