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托重艰难

出自宋朝苏辙的《神宗皇帝挽词三首 其二
承平终不处,付托重艰难。统接神孙正,人依圣母安。
桥山封剑佩,原庙见衣冠。万国缠哀处,嵩阳桧柏寒。
神宗皇帝挽词三首 其二拼音解读
chéng píng zhōng chù
tuō zhòng jiān nán
tǒng jiē shén sūn zhèng
rén shèng ān
qiáo shān fēng jiàn pèi
yuán miào jiàn guàn
wàn guó chán āi chù
sōng yáng guì bǎi há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词表达了承平并不是永久稳定的,付出的代价也非常艰难。神孙(指皇帝)需要担负起统治国家的重任,而圣母(指皇后)则要保护人民的安全。同时,这首诗也提到了桥山封剑佩、原庙见衣冠等象征权力和荣誉的符号,以及嵩阳桧柏的寒冷,暗示着统治者需要面对的压力和挑战,以及要时刻保持警惕。最后,万国缠哀处则表达了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充满了危机和困境。整首诗强调了执政者不仅要勇于承担责任,也必须时刻保持警觉和谦虚谨慎。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神宗皇帝挽词三首 其二诗意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承平并不是永久稳定的,付出的代价也非常艰难。神孙(指皇帝)需要担负起统治国家的重任,而圣母(指皇后)则要保…展开
这首诗词表达了承平并不是永久稳定的,付出的代价也非常艰难。神孙(指皇帝)需要担负起统治国家的重任,而圣母(指皇后)则要保护人民的安全。同时,这首诗也提到了桥山封剑佩、原庙见衣冠等象征权力和荣誉的符号,以及嵩阳桧柏的寒冷,暗示着统治者需要面对的压力和挑战,以及要时刻保持警惕。最后,万国缠哀处则表达了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充满了危机和困境。整首诗强调了执政者不仅要勇于承担责任,也必须时刻保持警觉和谦虚谨慎。折叠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年-1112年)汉族,字子由,宋朝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县)人,晚年自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人称“小苏”。苏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栾城集》。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宋神宗年间曾…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048052.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