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播一大钧

出自宋朝周紫芝的《次韵罗叔共纪事见寄
中原困胡虏,此事昔固闻。何尝大江南,犬羊动成群。
踊跃万骑入,苍黄两龙奔。五年三避狄,十室九见焚。
相公既降虏,盗贼俱官军。遂令江以南,填山满屯营。
老稚五六辈,相呼走荒村。君昔东道主,窜身亦荆榛。
两家三十口,既死惊复存。共求草中生,有似獐与麇。
平时巳蹭蹬,老恨有此身。湛湛两玉壶,炯炯无一尘。
犹喜垂尽中,得此千载人。珠玑皎在前,自然洗妖氛。
恨君济时策,百未有一伸。半通犹绾戾,两肘空悬鹑。
无人作游扬,恐得按剑嗔。浓云卷肤寸,未许膏斯民。
念昔仲夏夜,赤气腾天曛。雨足下垂地,诛斩当奸臣。
敌将果夜遁,王师策殊勋。班荆记是夕,同我二三君。
君歌独慷慨,泪下沾衣巾。愿言补周衮,八表均尧仁。
昆虫及草木,同播一大钧。良会有如此,吾生岂非辰。
吟君洗兵马,大雅何深醇。安得清庙瑟,朱弦奏春温。
次韵罗叔共纪事见寄拼音解读
zhōng yuán kùn
shì wén
cháng jiāng nán
quǎn yáng dòng chéng qún
yǒng yuè wàn
cāng huáng liǎng lóng bēn
nián sān
shí shì jiǔ jiàn fén
xiàng gōng jiàng
dào zéi guān jūn
suí lìng jiāng nán
tián shān mǎn tún yíng
lǎo zhì liù bèi
xiàng zǒu huāng cūn
jūn dōng dào zhǔ
cuàn shēn jīng zhēn
liǎng jiā sān shí kǒu
jīng cún
gòng qiú cǎo zhōng shēng
yǒu zhāng jūn
píng shí cèng dēng
lǎo hèn yǒu shēn
zhàn zhàn liǎng
jiǒng jiǒng chén
yóu chuí jìn zhōng
qiān zǎi rén
zhū jiǎo zài qián
rán yāo fēn
hèn jūn shí
bǎi wèi yǒu shēn
bàn tōng yóu wǎn
liǎng zhǒu kōng xuán chún
rén zuò yóu yáng
kǒng àn jiàn chēn
nóng yún juàn cùn
wèi gāo mín
niàn zhòng xià
chì téng tiān xūn
xià chuí
zhū zhǎn dāng jiān chén
jiāng guǒ dùn
wáng shī shū xūn
bān jīng shì
tóng èr sān jūn
jūn kāng kǎi
lèi xià zhān jīn
yuàn yán zhōu gǔn
biǎo jūn yáo rén
kūn chóng cǎo
tóng jūn
liáng huì yǒu
shēng fēi chén
yín jūn bīng
shēn chún
ān qīng miào
zhū xián zòu chūn wē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战乱带来的苦难和人民对战争的痛苦和不满。中原地区经历了长期战乱,许多人被迫逃离家园,成为流浪者。文中还提到了相公降虏,盗贼皆归官军,但这并没有带来真正的和平,反而填山满屯营,老稚五六辈相呼走荒村,生活艰苦。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希望有一天可以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并呼吁统一战争时期的社会秩序,倡导“八表均尧仁”的思想。整首诗写法优美,语言深刻,旨在唤起读者对和平、和谐的向往。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次韵罗叔共纪事见寄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战乱带来的苦难和人民对战争的痛苦和不满。中原地区经历了长期战乱,许多人被迫逃离家园,成为流浪者。文中还提到了…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战乱带来的苦难和人民对战争的痛苦和不满。中原地区经历了长期战乱,许多人被迫逃离家园,成为流浪者。文中还提到了相公降虏,盗贼皆归官军,但这并没有带来真正的和平,反而填山满屯营,老稚五六辈相呼走荒村,生活艰苦。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希望有一天可以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并呼吁统一战争时期的社会秩序,倡导“八表均尧仁”的思想。整首诗写法优美,语言深刻,旨在唤起读者对和平、和谐的向往。折叠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 周紫芝(1082-1155),字小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属安徽)人。少时家贫,勤学不辍,绍兴十二年(1142年)进士。历官枢密院编修,绍兴十七年(1147年)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二十一年四月出京知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为政简静,晚年隐居九江庐山。谀颂秦桧父子,为时论所嘲。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从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044124.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