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有遗躅
出自宋朝姜夔的《昔游诗十五首 其十一》- 昔游衡山上,未晓入幽谷。欲识所坐舆,横板挂两竹。
状如秋千垂,高下不倾覆。登山九千丈,中道多佛屋。
一峰高一峰,峰峰秀林木。仰看同来客,木末见冠服。
高台石桥路,寻常云所宿。下方雷雨时,此上自晴旭。
紫盖何突兀,万里在一目。馀峰六七十,仅如翠浪矗。
北有懒瓒岩,大石庇樵牧。下窥半厓花,杯盂琢红玉。
飞云身畔遇,揽之不盈掬。祝融最高绝,紫盖不足录。
俯视同仰观,苍苍万形伏。惟馀岣嵝峰,南睇半空绿。
髣髴认潇湘,向岳流屈曲。高处惊我魂,翻思宅平陆。
其东有雷穴,灵异谨勿触。云来绵世界,云去一峰独。
僧窗或留罅,云入不可逐。绝顶横石梁,仙人有遗躅。
山多金光草,夜半如列烛。灵药不可寻,吁嗟归太速。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登上衡山游玩的经历和所见所闻。他担心自己无法找到回来的路,但是在登山途中看到了许多美景,如高耸入云的山峰、茂密的林木、奇峰异石等等。此外,他还发现了一些灵异之物,比如神秘的紫盖、迷人的金光草、精灵般的仙人,以及只有他一个人能够看到的神奇云彩。尽管如此,作者仍感叹时间匆忙,很快就要返回平陆了,而他留恋于这里的美景和灵气,却无法再次回来。整篇诗意境幽深,描述了作者在衡山所感受到的奇妙之处。
- 背诵
-
昔游诗十五首 其十一诗意赏析
-
姜夔
姜夔(1155─1221?)字尧章,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先世出九真姜氏(九真唐时属岭南道爱州,在今越南境)。姜夔早岁孤贫。二十岁后,北游淮楚,南历潇湘。淳熙十三年(1186),结识萧德藻于长沙。泛湘江,登衡山,作《一萼红》、《霓裳中序第一》、《湘月》诸词。次年,姜夔随萧德藻同归湖州,卜居苕溪之上,与弁山之白石洞天为邻,后永嘉潘柽就为他取字曰白石道人。杨万里称他…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036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