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鸣空堂
出自宋朝朱熹的《拟古八首 其四》- 佳月朗秋夜,蟋蟀鸣空堂。大火西北流,河汉未渠央。
野草不复滋,白露结为霜。梁燕起高飞,云雁亦南翔。
念我同心子,音形阻一方。不念执手欢,隔我如参商。
寓龙不为泽,画饼难充肠。金石徒自坚,虚名真可伤。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秋夜中的景象,月亮明媚,但是空荡荡的房子里只有蟋蟀的鸣叫声。火势猛烈地从西北方向蔓延,而河水还未填满河道。野草枯萎,露水结成了冰霜。梁上的燕子和云雁都已经南飞了。 诗人思念远方的朋友,虽然他们心灵相通,但是距离却遥远。不能一起欢聚,如同两条参商般隔着天边。诗人也谈到了金石之物的坚固与虚名的伤害。最后他提到了“寓龙不为泽,画饼难充肠”,意思是说虚浮的幻想和自欺欺人的行为只能让人空虚失意,无法满足内心的真正需要。
- 背诵
-
拟古八首 其四诗意赏析
-
朱熹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号晦翁,又号遁翁、沧州病叟,自称云谷老人。婺源(今属江西)人,寓建阳(今属江西)人,寓建阳(今属福建)之考亭。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主泉州同安簿。淳熙五年(1178),除知南康军,改提举浙东茶盐公事。历江西提刑,召除秘阁修撰、奉外祠。光宗朝,除知漳州。宁宗初,除焕章阁待制、侍讲,旋以本职提举南京鸿庆宫。庆元二年(…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030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