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留非吾意

出自宋朝王安石的《解使事泊棠阴时三弟皆在京师二首 其二
泊船棠阴下,滩水清且浅。回首望孤城,浮云一何缅。
久留非吾意,欲去犹缱绻。驰心故人侧,一望三四反。
萧萧东堂竹,异日留息偃。无恩被南国,疑此行当剪。
解使事泊棠阴时三弟皆在京师二首 其二拼音解读
chuán táng yīn xià
tān shuǐ qīng qiě qiǎn
huí shǒu wàng chéng
yún miǎn
jiǔ liú fēi
yóu qiǎn quǎn
chí xīn rén
wàng sān fǎn
xiāo xiāo dōng táng zhú
liú yǎn
ēn bèi nán guó
háng dāng jiǎ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停泊在棠树下,清澈的水面和远方孤寂的城市。他对离去感到不舍,但最终还是决定要走,并向远方的故友驰去。萧萧的东堂竹象征着虚无的寂静和生命的短暂。诗人觉得自己被遗忘了,因为没有什么恩惠或荣誉让他留在这个地方。他怀疑自己是否应该把这次旅行视为一个新的开始。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离别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解使事泊棠阴时三弟皆在京师二首 其二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停泊在棠树下,清澈的水面和远方孤寂的城市。他对离去感到不舍,但最终还是决定要走,并向远方的故友驰去。萧萧…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停泊在棠树下,清澈的水面和远方孤寂的城市。他对离去感到不舍,但最终还是决定要走,并向远方的故友驰去。萧萧的东堂竹象征着虚无的寂静和生命的短暂。诗人觉得自己被遗忘了,因为没有什么恩惠或荣誉让他留在这个地方。他怀疑自己是否应该把这次旅行视为一个新的开始。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离别的深刻思考和感慨。折叠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仁宗嘉祐三年(1058),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书仁宗,提倡变法。神宗即位,任翰林学士兼侍讲,再次上书,力主革新。熙宁二年(1069),拜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主持变法,积极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016022.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