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怕趋走
出自唐朝杜甫的《官定后戏赠》-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
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
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
我不去做那河西县尉,不愿渡那奉迎官长的悲惨凄凉小人生涯。再说我很害怕趋奉奔走的礼节,就权且在率府落得个清闲自在吧。喜欢饮酒就应该有微薄的俸禄, 狂吟放歌托庇于圣明的朝廷。原来想回家乡的兴致已尽,回过头来面对那暴风,不禁惟有叹息而已。 -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老夫怕趋(qū)走,率府且逍遥。
趋走:犹奔走,指侍候上司。耽(dān)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
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biāo)。
参考资料:1、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51-52 -
这首诗的意思是:不愿意担任河西尉官职,因为那样会感到凄凉而弯腰驼背。老年人害怕行动不便,所以只想率领府中的人轻松自在地过日子。他只想喝些微薄的薪俸购买的酒,唱些放纵不羁的歌曲,以此表达自己的情感。虽然他非常热爱自己的故乡山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于回归家乡的兴致渐渐消逝,现在只能目送风卷残云,心中无限感慨。
- 背诵
-
官定后戏赠诗意赏析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00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