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尺书无一缄
出自元朝陈基的《谢从义参军自京师还言中书危参政见问且讶无书因述诗寄谢》- 参军过我夷白庵,为言廊庙高岩岩。故人谁为国柱石,临川先生危大参。
猥蒙问及且见讶,十载尺书无一缄。忆昔相从客燕赵,削去崖岸无猜嫌。
辱陪五更佐三老,劝讲《六经》陈二南。御史不容丞相忌,司隶侧目宫臣谗。
脱身党籍走吴楚,托迹丘园求孔聃。孰令展禽三见黜,自分嵇康七不堪。
平生不解带刀剑,晚岁强使閒韬钤。髀销怕骑将军马,面皱羞著从事衫。
折冲师旅非夙习,奔走戎行真可惭。危言重畏速官谤,微禄不逮供亲甘。
慰情屡抱鞶丝女,与国未办添丁男。胡为长年在道路,席不暇煖突不黔。
几回乞身向藩省,未许曝背归茅檐。终当投覈谢僚友,径去结屋依山岚。
鄙夫出处盖如此,为报先生聊口占。先生事业则异是,论道经邦民具瞻。
早令四海偃兵甲,尽遣百姓趋农蚕。时和岁丰我所愿,功成身退公当谙。
他年若访赤松子,一笑相逢掀紫髯。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给他的老师、著名学者李德裕的赠诗。诗中描绘了白居易参军时曾经到过的一个庙宇,以及在那里与李德裕相遇的情景。诗人回忆起自己当年与李德裕一起游历、讨论诗文的日子,感慨时光飞逝,自己的境遇却多次发生变故,但对于李德裕的钦佩和敬重却始终如一。 诗人通过回忆自己的人生经历,表达了对李德裕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望。他希望国家能够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而自己则愿意在功成身退之后,去寻找另一种境界,追求更高深的道路和更纯粹的境界。
- 背诵
-
谢从义参军自京师还言中书危参政见问且讶无书因述诗寄谢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给他的老师、著名学者李德裕的赠诗。诗中描绘了白居易参军时曾经到过的一个庙宇,以及在那里与李德裕相…展开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给他的老师、著名学者李德裕的赠诗。诗中描绘了白居易参军时曾经到过的一个庙宇,以及在那里与李德裕相遇的情景。诗人回忆起自己当年与李德裕一起游历、讨论诗文的日子,感慨时光飞逝,自己的境遇却多次发生变故,但对于李德裕的钦佩和敬重却始终如一。 诗人通过回忆自己的人生经历,表达了对李德裕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望。他希望国家能够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而自己则愿意在功成身退之后,去寻找另一种境界,追求更高深的道路和更纯粹的境界。折叠 -
陈基
陈基(1314-1370),字敬初,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976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