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为儒有陈子

出自元朝郭翼的《漫兴(九首)
永嘉为儒有陈子,更思文雅得曹髯。
麟趾凤毛不复见,龙文虎脊有谁兼。
漫兴(九首)拼音解读
yǒng jiā wéi yǒu chén
gèng wén cáo rán
lín zhǐ fèng máo jiàn
lóng wén yǒu shuí ji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儒学的衰落。其中“永嘉”是指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个历史时期,而“陈子”和“曹髯”则是当时著名的儒家学者。 第一句中,“永嘉为儒有陈子,更思文雅得曹髯。”意味着在南北朝时期,有很多儒家学者,如陈子、曹髯等人,他们致力于推崇文雅之风,以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但是,第二句则揭示了儒家道统的衰败:“麟趾凤毛不复见,龙文虎脊有谁兼。”“麟趾凤毛”、“龙文虎脊”是儒家经典《论语》中所提到的品质,隐喻了儒家思想的高尚与博大精深。作者通过这句话表示,在那个年代,真正具备这样素质的人已经非常罕见了,儒家思想也渐渐式微。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漫兴(九首)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儒学的衰落。其中“永嘉”是指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个历史时期,而“陈子”和“曹髯”则是当时著名的儒家学者。…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儒学的衰落。其中“永嘉”是指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个历史时期,而“陈子”和“曹髯”则是当时著名的儒家学者。 第一句中,“永嘉为儒有陈子,更思文雅得曹髯。”意味着在南北朝时期,有很多儒家学者,如陈子、曹髯等人,他们致力于推崇文雅之风,以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但是,第二句则揭示了儒家道统的衰败:“麟趾凤毛不复见,龙文虎脊有谁兼。”“麟趾凤毛”、“龙文虎脊”是儒家经典《论语》中所提到的品质,隐喻了儒家思想的高尚与博大精深。作者通过这句话表示,在那个年代,真正具备这样素质的人已经非常罕见了,儒家思想也渐渐式微。折叠

作者介绍

郭翼 郭翼 (1305—1364)元昆山人,字羲仲,号东郭生,又号野翁。少从卫培学,工诗,尤精于《易》。以豪杰自负。尝献策张士诚,不用,归耕娄上。老得训导官,与时忤,偃蹇以终。有《雪履斋笔记》、《林外野言》。…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975794.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