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为客宽边愁
出自唐朝杜甫的《寄裴施州(裴冕坐李辅国贬施州刺史)》- 廊庙之具裴施州,宿昔一逢无此流。金钟大镛在东序,
冰壶玉衡悬清秋。自从相遇感多病,三岁为客宽边愁。
尧有四岳明至理,汉二千石真分忧。几度寄书白盐北,
苦寒赠我青羔裘。霜雪回光避锦袖,龙蛇动箧蟠银钩。
紫衣使者辞复命,再拜故人谢佳政。将老已失子孙忧,
后来况接才华盛。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裴施州在廊庙中遇到的一位故人,两人聊天时回忆了往事。诗中提到了金钟大镛和冰壶玉衡等具有仪式性质的器物,表现出廊庙氛围的庄严和肃穆。作者与故人相遇已有三年,感受到岁月流逝以及离别带来的忧愁。然后作者提到了历代的君主,如尧有四岳明至理,汉有二千石真分忧,这暗示了作者和故人都有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最后,作者和故人道别,自己思绪万千,担心晚年孤独无依,而故人的才华旺盛,前途光明。
- 背诵
-
寄裴施州(裴冕坐李辅国贬施州刺史)诗意赏析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96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