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梧隔烟小
出自元朝刘永之的《题匡山石室 其二》- 精庐极萧爽,乃在匡山涯。鲜飙泛林木,旭日生岩扉。
樵梧隔烟小,钟声出林迟。阶前百尺树,倒挂枯藤枝。
中有避喧者,禅诵清四时。挽萝结幽佩,纫叶为秋衣。
静谈远公传,东林迹已微。怡然契玄理,令我坐忘归。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名为精庐的小居所,坐落在匡山之间。晨光照耀下,林木沐浴在清新的风中,旭日从岩洞中生出,形成一道美丽的景象。 在这个山林之中,有着一位禅修者,他远离尘嚣,宁静地度过四季。他把葡萄藤和叶子编织成秋衣,佩戴幽玉挂件,在这个安静的环境下,沉思默想、冥想与禅修。 诗人也借此机会来谈论远公的教义(远祖传承的佛教思想),让他感到恬静平和,逐渐遗忘回归尘世的渴望。整首诗情境优美,表现了自然之美与禅修之美,具有文学和哲学的内涵。
- 背诵
-
题匡山石室 其二诗意赏析
-
刘永之
临江清江人,字仲修,号山阴道士。少随父宦游,治《春秋》学,工诗文,善书法。日与杨伯谦、彭声之辈讲论风雅,当世翕然宗之。明洪武初征至金陵,以重听辞归。有《山阴集》。…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952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