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杳更远适
出自唐朝杜甫的《发同谷县(乾元二年十二月一日自陇右赴剑南纪行)》- 贤有不黔突,圣有不暖席。
况我饥愚人,焉能尚安宅。
始来兹山中,休驾喜地僻。
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
忡忡去绝境,杳杳更远适。
停骖龙潭云,回首白崖石。
临岐别数子,握手泪再滴。
交情无旧深,穷老多惨戚。
平生懒拙意,偶值栖遁迹。
去住与愿违,仰惭林间翮。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饥愚的人的心境。作者认为即使是贤人和圣人也不能避免困难和挫折,更何况他这样的愚蠢之人。尽管他来到山中,但仍受到物质生活的困扰,每年还要进行四次辛苦的农事工作。他不得不离开这个地方,前往更为偏远的地方,感叹自己的孤独和无助。在离开之前,他与朋友告别,并流泪分手。他认为自己这一生都没有做出什么成就,只好像一只鸟一样栖息在森林里。
- 背诵
-
发同谷县(乾元二年十二月一日自陇右赴剑南纪行)诗意赏析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93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