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聚散地

出自唐朝杜甫的《别赞上人
百川日东流,客去亦不息。
我生苦漂荡,何时有终极。

赞公释门老,放逐来上国。
还为世尘婴,颇带憔悴色。

杨枝晨在手,豆子雨已熟。
是身如浮云,安可限南北。

异县逢旧友,初忻写胸臆。
天长关塞寒,岁暮饥冻逼。

野风吹征衣,欲别向曛黑。
马嘶思故枥,归鸟尽敛翼。

古来聚散地,宿昔长荆棘。
相看俱衰年,出处各努力。
别赞上人拼音解读
bǎi chuān dōng liú
shēng piāo dàng
shí yǒu zhōng
zàn gōng shì mén lǎo
fàng zhú lái shàng guó
hái wéi shì chén yīng
dài qiáo cuì
yáng zhī chén zài shǒu
dòu shú
shì shēn yún
ān xiàn nán běi
xiàn féng jiù yǒu
chū xīn xiě xiōng
tiān zhǎng guān sāi hán
suì dòng
fēng chuī zhēng
bié xiàng xūn hēi
guī niǎo jìn liǎn
lái sàn
xiǔ 宿 zhǎng jīng
xiàng kàn shuāi nián
chū chù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思考。作者感到像百川一样漂泊,即使客人走了,日出仍然不停止。他问自己什么时候能够结束这种苦难的流浪生活。作者提到了释门老和放逐,暗示他也像古代的流亡者一样被困在外面,并且带着沉重的疲惫和忧伤。 然而,他仍然有豆子雨和杨枝晨,这些美好的东西让他感到自由如同浮云,无法限制。他遇到了旧友,写下了自己的心情,但天气已经变得非常寒冷,岁末饥饿和冻结威胁着他的生存。最后,他感到离别的悲伤,马嘶声唤起他对故乡的怀念,而归鸟将飞回自己的家。 整首诗反映了生命的聚散和坎坷,以及相互努力的艰辛。作者通过自己的经验来表达对于人生的理解,深刻的描绘了人类的情感和命运。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别赞上人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思考。作者感到像百川一样漂泊,即使客人走了,日出仍然不停止。他问自己什么时候能够结束这种苦难…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思考。作者感到像百川一样漂泊,即使客人走了,日出仍然不停止。他问自己什么时候能够结束这种苦难的流浪生活。作者提到了释门老和放逐,暗示他也像古代的流亡者一样被困在外面,并且带着沉重的疲惫和忧伤。 然而,他仍然有豆子雨和杨枝晨,这些美好的东西让他感到自由如同浮云,无法限制。他遇到了旧友,写下了自己的心情,但天气已经变得非常寒冷,岁末饥饿和冻结威胁着他的生存。最后,他感到离别的悲伤,马嘶声唤起他对故乡的怀念,而归鸟将飞回自己的家。 整首诗反映了生命的聚散和坎坷,以及相互努力的艰辛。作者通过自己的经验来表达对于人生的理解,深刻的描绘了人类的情感和命运。折叠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93500.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