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接歌颂
出自元朝张昱的《赠孙雷师祈雨有应》- 天人本无二,万物备吾身。一诚苟无妄,呼吸皆鬼神。
南邦五六月,熯阳如火燉。法师念民食,升坛肆怒嗔。
符召五雷伏,龙起三江滨。风云随指顾,沛泽来逡巡。
岂惟盈沟浍,更且溢河津。道路接歌颂,田家具仓囷。
茫茫大钧内,造化岂不仁?安得法师辈,飞行遍八垠。
以兹云霓心,慰彼大旱民。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表达了天地万物本来没有分别的道理,而只有人类创造了各种区分和差别。作者认为只有以真诚对待自己和身边的一切事物,才能与世界和谐共处,感受到鬼神存在的气息。 接下来的部分描写了一个法师在南方五六月炎热的天气中为民祷告祈福,通过他的法力召唤出五雷和龙,驱散旱灾,降下甘露,使得大地生机复苏,田野丰收。作者认为这样的法师实在是仁慈的造化之神,应该遍行八方去慰抚受灾的民众。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颂了自然、人类及宗教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和信仰观念。
- 背诵
-
赠孙雷师祈雨有应诗意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天地万物本来没有分别的道理,而只有人类创造了各种区分和差别。作者认为只有以真诚对待自己和身边的一切事物,才能…展开这首诗表达了天地万物本来没有分别的道理,而只有人类创造了各种区分和差别。作者认为只有以真诚对待自己和身边的一切事物,才能与世界和谐共处,感受到鬼神存在的气息。 接下来的部分描写了一个法师在南方五六月炎热的天气中为民祷告祈福,通过他的法力召唤出五雷和龙,驱散旱灾,降下甘露,使得大地生机复苏,田野丰收。作者认为这样的法师实在是仁慈的造化之神,应该遍行八方去慰抚受灾的民众。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颂了自然、人类及宗教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和信仰观念。折叠 -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912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