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风去已远

出自元朝郑梦周的《感遇 其三
淳风去已远,世道日幽昧。征伐降殷周,祥麟竟遇害。
凤凰化鸡鹜,兰蕙为萧艾。嗟哉孔与孟,天意屡颠沛。
时运既如此,生民复何赖。
感遇 其三拼音解读
chún fēng yuǎn
shì dào yōu mèi
zhēng jiàng yīn zhōu
xiáng lín jìng hài
fèng huáng huà
lán huì wéi xiāo ài
jiē zāi kǒng mèng
tiān diān pèi
shí yùn
shēng mín là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时代的动荡和人民遭受的苦难。淳朴的风俗已经远去,社会的道德日益沦丧。曾经神话传说中的祥瑞生物麒麟竟然遇害而死,象征着国家的命运和安宁也在逐渐消失。其他的一些比喻,如凤凰化作了普通的鸡鹜,兰花和蕙草为了逃避战乱而凋零,再次反映了整个社会的衰败和哀怨。 作者对于这种局面非常感慨,认为孔子和孟子所倡导的道德和理念,在这种混乱的时代已经无法得到有效实践。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和无奈,认为人民必须面对历史的巨大转变,但是他们也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度过这个难关。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感遇 其三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时代的动荡和人民遭受的苦难。淳朴的风俗已经远去,社会的道德日益沦丧。曾经神话传说中的祥瑞生物麒麟竟然遇害而死…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时代的动荡和人民遭受的苦难。淳朴的风俗已经远去,社会的道德日益沦丧。曾经神话传说中的祥瑞生物麒麟竟然遇害而死,象征着国家的命运和安宁也在逐渐消失。其他的一些比喻,如凤凰化作了普通的鸡鹜,兰花和蕙草为了逃避战乱而凋零,再次反映了整个社会的衰败和哀怨。 作者对于这种局面非常感慨,认为孔子和孟子所倡导的道德和理念,在这种混乱的时代已经无法得到有效实践。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和无奈,认为人民必须面对历史的巨大转变,但是他们也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度过这个难关。折叠

作者介绍

郑梦周 郑梦周 郑梦周(1337年-1392年),草名梦兰,9岁改名梦龙,字达可,号圃隐,谥号文史,朝鲜高丽王朝末期时政治家、外交家、哲学家、文学家,被誉为朝鲜理学之祖。庆尚北道永川人。梦周祖上皆是武官,幼年发奋学文,自学成才,高丽恭愍王王祺九年(1360年)中举,十六年(1367年)受李穑赏识,出任学官,负责讲解朱子集注。后因父亲去世,辞官守孝三年,回朝后任大司成,负责同中国明朝重建朝…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908922.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