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穴访遗编

出自唐朝高适的《秦中送李九赴越
携手望千里,于今将十年。
如何每离别,心事复迍邅。

适越何有以,出关终耿然。
愁霖不可向,长路或难前。

吴会独行客,山阴秋夜船。
谢家征故事,禹穴访遗编

镜水君所忆,莼羹余旧便。
归来莫忘此,兼示济江篇。
秦中送李九赴越拼音解读
xié shǒu wàng qiān
jīn jiāng shí nián
měi bié
xīn shì zhūn zhān
shì yuè yǒu
chū guān zhōng gěng rán
chóu lín xiàng
zhǎng huò nán qián
huì háng
shān yīn qiū chuán
xiè jiā zhēng shì
xué fǎng 访 biān
jìng shuǐ jūn suǒ
chún gēng jiù biàn 便
guī lái wàng
jiān shì jiāng pi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表达了离别之苦和旅途的辛酸。诗人携手走过千里,已经十年,但每次分别都让他的心情复杂难言。虽然他即将出关,但他仍感到忧愁和犹豫。尽管他是孤独的旅行者,但他仍然坚定地前进。在吴会,他乘船穿越山阴的秋夜。他还研读谢家的征故事以及禹穴的遗编,思考历史的教训和警示。最后,他回到了镜水,在那里品尝莼羹并写下了《济江篇》来纪念这段旅程。整首诗充满了旅行者的哀愁和沉思。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秦中送李九赴越诗意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离别之苦和旅途的辛酸。诗人携手走过千里,已经十年,但每次分别都让他的心情复杂难言。虽然他即将出关,但他仍感到…展开
这首诗表达了离别之苦和旅途的辛酸。诗人携手走过千里,已经十年,但每次分别都让他的心情复杂难言。虽然他即将出关,但他仍感到忧愁和犹豫。尽管他是孤独的旅行者,但他仍然坚定地前进。在吴会,他乘船穿越山阴的秋夜。他还研读谢家的征故事以及禹穴的遗编,思考历史的教训和警示。最后,他回到了镜水,在那里品尝莼羹并写下了《济江篇》来纪念这段旅程。整首诗充满了旅行者的哀愁和沉思。折叠

作者介绍

高适 高适 高适(702?─765),唐朝著名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蓝(今河北沧县)人。幼年家贫。二十岁后曾到长安,求仕不遇。于是北上蓟门,漫游燕赵。后客居梁、宋等地,过着「求丐自给」的流浪、渔樵、耕作生活。自称「一生徒羡鱼(希望作官),四十犹聚萤(刻苦攻读)」。天宝三年(744)秋,与李白、杜甫相会,共同饮酒赋诗,以抒襟抱。天宝八年(749),由宋州刺史张九皋的推荐,举…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90461.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