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共沦亡

出自唐朝高适的《题尉迟将军新庙
周室既板荡,贼臣立婴儿。
将军独激昂,誓欲酬恩私。

孤城日无援,高节终可悲。
家国共沦亡,精魂空在斯。

沉沉积冤气,寂寂无人知。
良牧怀深仁,与君建明祠。

父子俱血食,轩车每逶迤。
我来荐蘋蘩,感叹兴此词。

晨光上阶闼,杀气翻旌旗。
明明幽冥理,至诚信莫欺。

唯夫二千石,多庆方自兹。
题尉迟将军新庙拼音解读
zhōu shì bǎn dàng
zéi chén yīng ér
jiāng jūn áng
shì chóu ēn
chéng yuán
gāo jiē zhōng bēi
jiā guó gòng lún wáng
jīng hún kōng zài
chén chén yuān
rén zhī
liáng huái 怀 shēn rén
jūn jiàn míng
xuè shí
xuān chē měi wēi
lái jiàn pín fán
gǎn tàn xìng
chén guāng shàng jiē
shā fān jīng
míng míng yōu míng
zhì chéng xìn
wéi èr qiān shí
duō qìng fā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历史上的一段悲惨事件,即战国时期的将领荀子申在被贬到孤城后,他的儿子被胡亥立为太子,而荀子申因对新皇帝不满而起义反抗。然而,由于叛军人数少且缺乏援助,最终荀子申及其父子均遭杀害,家族也因此衰落。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荀子申及其家族的敬意和哀悼,强调了荀子申的忠诚、高洁、仁慈等品质,并批判了胡亥和叛军背叛之行为。最后,诗人以赞美荀子申的态度结尾,认为只有那个立场正确的二千石官员才能真正庆祝荀氏的忠勇事迹,并呼吁人们要保持至诚信用,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题尉迟将军新庙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历史上的一段悲惨事件,即战国时期的将领荀子申在被贬到孤城后,他的儿子被胡亥立为太子,而荀子申因对新皇帝不满而…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历史上的一段悲惨事件,即战国时期的将领荀子申在被贬到孤城后,他的儿子被胡亥立为太子,而荀子申因对新皇帝不满而起义反抗。然而,由于叛军人数少且缺乏援助,最终荀子申及其父子均遭杀害,家族也因此衰落。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荀子申及其家族的敬意和哀悼,强调了荀子申的忠诚、高洁、仁慈等品质,并批判了胡亥和叛军背叛之行为。最后,诗人以赞美荀子申的态度结尾,认为只有那个立场正确的二千石官员才能真正庆祝荀氏的忠勇事迹,并呼吁人们要保持至诚信用,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折叠

作者介绍

高适 高适 高适(702?─765),唐朝著名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蓝(今河北沧县)人。幼年家贫。二十岁后曾到长安,求仕不遇。于是北上蓟门,漫游燕赵。后客居梁、宋等地,过着「求丐自给」的流浪、渔樵、耕作生活。自称「一生徒羡鱼(希望作官),四十犹聚萤(刻苦攻读)」。天宝三年(744)秋,与李白、杜甫相会,共同饮酒赋诗,以抒襟抱。天宝八年(749),由宋州刺史张九皋的推荐,举…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88747.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