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声不欲听

出自元朝仇远的《蟋蟀
蟋蟀一何多,晓夜鸣不已。
居然声相应,各为气所使。
零露聊饱蝉,落叶才庇螘。
秋风满庭砌,安能久居此。
愁声不欲听,我听差可喜。
平生胜负心,一笑付童子。
蟋蟀拼音解读
shuài duō
xiǎo míng
rán shēng xiàng yīng
wéi suǒ shǐ 使
líng liáo bǎo chán
luò cái
qiū fēng mǎn tíng
ān néng jiǔ
chóu shēng tīng
tīng chà
píng shēng shèng xīn
xiào tó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蟋蟀的鸣叫声在室外不断响起。作者注意到蟋蟀之间的鸣叫是如此和谐,表明它们彼此之间感应良好。与此同时,落叶和蝉也在周围发出声音。尽管环境美丽,但秋风吹来了,暗示作者不得不离开这个地方,这让他感到沮丧。他并不想听到这些令人愁苦的声音,但对于一个追求平和和快乐的人来说,胜负心态并不重要。因此,他决定微笑地面对一切,像孩子一样无忧无虑。整首诗强调了自然的美和人类的生活,以及如何在自然的变化中保持平静和快乐。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蟋蟀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蟋蟀的鸣叫声在室外不断响起。作者注意到蟋蟀之间的鸣叫是如此和谐,表明它们彼此之间感应良好。与…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蟋蟀的鸣叫声在室外不断响起。作者注意到蟋蟀之间的鸣叫是如此和谐,表明它们彼此之间感应良好。与此同时,落叶和蝉也在周围发出声音。尽管环境美丽,但秋风吹来了,暗示作者不得不离开这个地方,这让他感到沮丧。他并不想听到这些令人愁苦的声音,但对于一个追求平和和快乐的人来说,胜负心态并不重要。因此,他决定微笑地面对一切,像孩子一样无忧无虑。整首诗强调了自然的美和人类的生活,以及如何在自然的变化中保持平静和快乐。折叠

作者介绍

仇远 仇远 仇远(1247-?)字仁近,一字仁父,号山村,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间与白挺同以诗名,人谓之仇白。张雨、张翥、莫维贤皆出其门。宋亡后,《乐府补题》及月泉吟社皆有其诗词。大德九年(1305),为溧阳州学教授。方回《桐江续集》卷三四《送仇仁近溧阳教序》曰:「吾友山村居士仇君远仁近,受溧阳州教,年五十八矣。」寻以杭州知事致仕,自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延祐七年(1320)张…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886274.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