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无禹稷思
出自元朝仇远的《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为韵言志约金溧诸友共赋寄钱唐亲旧 其十一》- 未仕每愿仕,既仕复思归。了知归来是,宜悟求仕非。
干禄本为贫,元非慕轻肥。已昧好为戒,复贻素餐讥。
时艰士失业,十家九寒饥。岂无禹稷思,力薄愿乃违。
吾门可罗雀,载酒人来稀。下考劣已书,归心疾如飞。
眷言长途马,老矣思脱鞿。昼短歌意长,式微兮式微。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人对仕途和回归家乡的思考和追求。他曾经想要通过仕途来改变自己的贫困状况,但在实现后,他又开始思考回归家乡的意义,并意识到追求功名利禄并非唯一目标。他认为在艰难的时期,许多人失去了工作和生计,这启发他重新思考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他希望能够回到家乡,在那里享受简单而真实的生活,并且不再追逐虚荣的东西。最后他用“式微兮式微”来形容他内心的沉寂和失落。
- 背诵
-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为韵言志约金溧诸友共赋寄钱唐亲旧 其十一诗意赏析
-
仇远
仇远(1247-?)字仁近,一字仁父,号山村,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间与白挺同以诗名,人谓之仇白。张雨、张翥、莫维贤皆出其门。宋亡后,《乐府补题》及月泉吟社皆有其诗词。大德九年(1305),为溧阳州学教授。方回《桐江续集》卷三四《送仇仁近溧阳教序》曰:「吾友山村居士仇君远仁近,受溧阳州教,年五十八矣。」寻以杭州知事致仕,自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延祐七年(1320)张…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886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