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亡孙已贵
出自元朝范梈的《韩山曲》- 韩山白云下,遥见翠竹祠。其祠何代人?云是宋君时。
里中有周氏,子孝母深慈。所以乐慈母,不吝千金资。
为母筑别馆,勾带好园池。母曰我暇日,临眺良欢怡。
夹山为寿藏,死汝葬于斯。及死如母言,攀恨无穷期。
即馆奉母容,洒泪松柏枝。至今空涧阿,幽鸟鸣声悲。
故老更为语,母训犹父师。子亡孙已贵,孙复昌书诗。
紫衣腰黄金,入侍白玉墀。间岁万里至,展省甚光仪。
流水莫自急,浮云有余思。谁能和此曲?为继棘荆辞。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描述了一个敬爱慈母的故事。诗人在韩山下看到了一座翠竹祠,问及祠堂主人是何代人时,得知是宋朝时期的宋君所建。在其中的周家,子孝母慈,非常孝顺和爱惜母亲,为母亲修建了别馆和园池,让母亲在闲暇之余能够愉悦地观赏风景。 母亲去世后,按照她生前的遗愿葬在夹山之上,母子之间的不舍之情让诗人感到无限的悲伤。他立了一座别馆供奉母亲,并在松柏枝上洒泪哀悼。至今空涧阿仍然传来幽鸟的悲鸣,深深地叹息着母亲的离去。 在故事的结尾,诗人提到母亲的教诲,将其与父亲的教导相比较,并称赞母亲的教导有如父亲的教诲一样重要。他还提到母亲已经去世,而自己的孙子也成为了昌明的学者,穿着紫色的衣服、腰间系着黄金,进入白玉殿中侍奉皇帝。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流水不急、浮云有思的心情,写下了这首哀悼母亲的诗歌,想和那些流传千古的棘荆辞一样成为经久不衰的文化遗产。
- 背诵
-
韩山曲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描述了一个敬爱慈母的故事。诗人在韩山下看到了一座翠竹祠,问及祠堂主人是何代人时,得知是宋朝时期的宋君所建。在其中…展开这首诗是描述了一个敬爱慈母的故事。诗人在韩山下看到了一座翠竹祠,问及祠堂主人是何代人时,得知是宋朝时期的宋君所建。在其中的周家,子孝母慈,非常孝顺和爱惜母亲,为母亲修建了别馆和园池,让母亲在闲暇之余能够愉悦地观赏风景。 母亲去世后,按照她生前的遗愿葬在夹山之上,母子之间的不舍之情让诗人感到无限的悲伤。他立了一座别馆供奉母亲,并在松柏枝上洒泪哀悼。至今空涧阿仍然传来幽鸟的悲鸣,深深地叹息着母亲的离去。 在故事的结尾,诗人提到母亲的教诲,将其与父亲的教导相比较,并称赞母亲的教导有如父亲的教诲一样重要。他还提到母亲已经去世,而自己的孙子也成为了昌明的学者,穿着紫色的衣服、腰间系着黄金,进入白玉殿中侍奉皇帝。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流水不急、浮云有思的心情,写下了这首哀悼母亲的诗歌,想和那些流传千古的棘荆辞一样成为经久不衰的文化遗产。折叠 -
范梈
范梈(pēng)(1272—1330)元朝官员、诗人,与虞集、杨载、揭傒斯齐被誉为“元诗四大家”。字亨父,一字德机,人称文白先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历官翰清江林院编修、海南海北道廉访司照磨、福建闽海道知事等职,有政绩,后以疾归。其诗好为古体,风格清健淳朴,用力精深,有《范德机诗集》。…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878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