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床埋积雪
出自唐朝皇甫曾的《送著公归越》- 谁能愁此别,到越会相逢。
长忆云门寺,门前千万峰。
石床埋积雪,山路倒枯松。
莫学白居士,无人知去踪。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歌表达了离别之苦及再次重逢的喜悦,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人事的变迁。 诗中描述了作者与朋友的离别,而在未来的相聚之际令人感到期待。接着,作者回忆起他曾经游览过的云门寺,享受着周围千山万峰之美,以及山间的优美景色。但当他走遍山路时,他看到了被埋在积雪中的石床和倒枯的松树,并且认识到白居士的离去已成为了历史。 通过描绘这些景象,作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所带来的感慨。最后一句话“莫学白居士,无人知去踪”将这种思考推向了一个更加深刻的境地,暗示了所有人都是不可避免地会面临离开这个世界的命运。
- 背诵
-
送著公归越诗意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离别之苦及再次重逢的喜悦,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人事的变迁。 诗中描述了作者与朋友的离别,而在未来的相…展开这首诗歌表达了离别之苦及再次重逢的喜悦,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人事的变迁。 诗中描述了作者与朋友的离别,而在未来的相聚之际令人感到期待。接着,作者回忆起他曾经游览过的云门寺,享受着周围千山万峰之美,以及山间的优美景色。但当他走遍山路时,他看到了被埋在积雪中的石床和倒枯的松树,并且认识到白居士的离去已成为了历史。 通过描绘这些景象,作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所带来的感慨。最后一句话“莫学白居士,无人知去踪”将这种思考推向了一个更加深刻的境地,暗示了所有人都是不可避免地会面临离开这个世界的命运。折叠 -
皇甫曾
皇甫曾(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孝常,润州丹阳人,皇甫冉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末前后在世。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杨儇榜进士,德宗贞元元年(785)卒。工诗,出王维之门,与兄名望相亚,高仲武称其诗“体制清洁,华不胜文”(《中兴间气集》卷下),时人以比张载、张协、景阳、孟阳。历官侍御史。后坐事贬舒州司马,移阳翟令。《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87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