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视汉庭无出右

出自元朝袁桷的《过扬州忆昔四首 其二
空遗蒸壤白如银,不见当年指画因。高视汉庭无出右,清谈洛学竟成真。
极知羽扇为痴具,更恨乌衣是偶人。六合车书端有意,百年荆棘已生春。
过扬州忆昔四首 其二拼音解读
kōng zhēng rǎng bái yín
jiàn dāng nián zhǐ huà yīn
gāo shì hàn tíng chū yòu
qīng tán luò xué jìng chéng zhēn
zhī shàn wéi chī
gèng hèn shì ǒu rén
liù chē shū duān yǒu
bǎi nián jīng shēng chū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的心境和对历史的感慨。首先,诗人用“空遗蒸壤白如银”来形容现在的景象,意思是即使这片土地依然肥沃,但已经没有当年那般繁华,指画和士人的精神气质消失殆尽。 其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局的看法,“高视汉庭无出右”,意思是无人能够超越汉代的文化成就。他也表达了对洛阳学者文化传承的希望,认为清谈和洛学可以继承古代文化的精髓。 接下来,诗人抱怨了自己的处境,即羽扇虽然是文人必备之物,但现在却显得很不实际,“极知羽扇为痴具,更恨乌衣是偶人”。他还提到,他所写的书籍,可能仅仅会被一些有意的人欣赏,“六合车书端有意”,反映了诗人在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最后,诗人通过“百年荆棘已生春”的比喻,让读者明白他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未来的时代可以在历经磨难后绽放出更加美好的生机和活力。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过扬州忆昔四首 其二诗意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的心境和对历史的感慨。首先,诗人用“空遗蒸壤白如银”来形容现在的景象,意思是即使这片土地依然肥沃,但已…展开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的心境和对历史的感慨。首先,诗人用“空遗蒸壤白如银”来形容现在的景象,意思是即使这片土地依然肥沃,但已经没有当年那般繁华,指画和士人的精神气质消失殆尽。 其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局的看法,“高视汉庭无出右”,意思是无人能够超越汉代的文化成就。他也表达了对洛阳学者文化传承的希望,认为清谈和洛学可以继承古代文化的精髓。 接下来,诗人抱怨了自己的处境,即羽扇虽然是文人必备之物,但现在却显得很不实际,“极知羽扇为痴具,更恨乌衣是偶人”。他还提到,他所写的书籍,可能仅仅会被一些有意的人欣赏,“六合车书端有意”,反映了诗人在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最后,诗人通过“百年荆棘已生春”的比喻,让读者明白他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未来的时代可以在历经磨难后绽放出更加美好的生机和活力。折叠

作者介绍

袁桷 袁桷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862995.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