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为王

出自元朝杨维桢的《旦舂词
儿为王,母为囚,旦舂暮舂无时休。
天高地辱日月流,母苦不得从儿游。
汉家谋臣张留侯,老人立致商山头。
君王轻信羽翼愁,十年身后知安刘,髡钳之人何以留。
旦舂词拼音解读
ér wéi wáng
wéi qiú
dàn chōng chōng shí xiū
tiān gāo yuè liú
cóng ér yóu
hàn jiā móu chén zhāng liú hóu
lǎo rén zhì shāng shān tóu
jūn wáng qīng xìn chóu
shí nián shēn hòu zhī ān liú
kūn qián zhī rén liú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悲惨的家庭场景,儿子成为了家中的主宰,母亲则被囚禁般地过着无尽的苦役生活。诗人通过这个形象来反映社会上一些人的不幸命运和对家庭伦理的颠覆。 在这个家庭中,儿子是“王”,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母亲则被迫成为他的奴隶,日复一日地承受着痛苦和屈辱。天空高耸、大地卑微,日月流转,但这个家庭的悲惨状况却没有改变。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了汉代的谋臣张良,他曾经在商山头祷告并呼吁君王重视国事,但君王却信任谗言而不听从张良的忠言。当刘邦失去了权力时,他才意识到自己过去的错误。这里引用张良的典故是为了表达对于世事的思考和对于道德价值的肯定。 最后两句“髡钳之人何以留”则是表达诗人的无奈和悲愤之情,他在思考为什么这些居心叵测的人却能留在权力的中心,而那些真正有才干、有良知的人却被边缘化甚至遭到迫害。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旦舂词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悲惨的家庭场景,儿子成为了家中的主宰,母亲则被囚禁般地过着无尽的苦役生活。诗人通过这个形象来反映社会上一…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悲惨的家庭场景,儿子成为了家中的主宰,母亲则被囚禁般地过着无尽的苦役生活。诗人通过这个形象来反映社会上一些人的不幸命运和对家庭伦理的颠覆。 在这个家庭中,儿子是“王”,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母亲则被迫成为他的奴隶,日复一日地承受着痛苦和屈辱。天空高耸、大地卑微,日月流转,但这个家庭的悲惨状况却没有改变。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了汉代的谋臣张良,他曾经在商山头祷告并呼吁君王重视国事,但君王却信任谗言而不听从张良的忠言。当刘邦失去了权力时,他才意识到自己过去的错误。这里引用张良的典故是为了表达对于世事的思考和对于道德价值的肯定。 最后两句“髡钳之人何以留”则是表达诗人的无奈和悲愤之情,他在思考为什么这些居心叵测的人却能留在权力的中心,而那些真正有才干、有良知的人却被边缘化甚至遭到迫害。折叠

作者介绍

杨维桢 杨维桢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849195.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