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惟风童孺

出自元朝杨维桢的《陈孝童
钱清陈孝童,十岁知孝母。母病日以革,药饵空㕮咀。
夜庭人不知,磨刀去剔股。凡儿血肉躯,躯小痛槚楚。
孰识身在亲,惨毒至刀斧。邻里闻孝童,涕泗下如雨。
道路闻孝童,过车式其户。堂堂士大夫,结发在庠序。
母背忍绝裾,母丧亡捧土。我作孝童诗,岂惟风童孺
陈孝童拼音解读
qián qīng chén xiào tóng
shí suì zhī xiào
bìng
yào ěr kōng
tíng rén zhī
dāo
fán ér xuè ròu
xiǎo tòng jiǎ chǔ
shú shí shēn zài qīn
cǎn zhì dāo
lín wén xiào tóng
xià
dào wén xiào tóng
guò chē shì
táng táng shì
jié zài xiáng
bèi rěn jué
sàng wáng pěng
zuò xiào tóng shī
wéi fēng tó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孝顺的儿子钱清陈孝童,他在十岁时就知道孝道的重要性。他的母亲病重去世,他自己没能吃到药饵,但仍然为了母亲而忍痛割股,以期望母亲能够康复。最终母亲不幸去世,钱清陈孝童在母亲的葬礼上表现出极度的悲伤和哀痛。这篇诗表达了人们对于孝顺儿女的敬佩和赞美。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陈孝童诗意赏析

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孝顺的儿子钱清陈孝童,他在十岁时就知道孝道的重要性。他的母亲病重去世,他自己没能吃到药饵,但仍然为了母亲…展开
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孝顺的儿子钱清陈孝童,他在十岁时就知道孝道的重要性。他的母亲病重去世,他自己没能吃到药饵,但仍然为了母亲而忍痛割股,以期望母亲能够康复。最终母亲不幸去世,钱清陈孝童在母亲的葬礼上表现出极度的悲伤和哀痛。这篇诗表达了人们对于孝顺儿女的敬佩和赞美。折叠

作者介绍

杨维桢 杨维桢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847873.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